徐达久攻张士诚不克 朱元璋旧谋奇效 士诚绝望
在公元1363年的岁月里,一场关乎天下的风云际会正在酝酿。陈友谅与张士诚,两位雄心勃勃的起义军领袖,他们暗中勾结,共同策划了一场东西夹击的阴谋,目标直指当时的天下共主——朱元璋。在这场大戏中,张士诚挥师安丰,对小明王韩林儿发动攻势,而陈友谅则趁机对朱元璋所占领的洪都(南昌)发起了猛攻。尽管刘伯温等谋士屡次劝阻,但朱元璋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先救韩林儿,这一决策使得洪都陷入了陈友谅的围困之中。待到朱元璋解了安丰之围,他的侄子朱文正和大将邓愈已经在洪都坚守了八十余日,城内的物资早已告罄,形势岌岌可危。
随后,朱元璋挥师江西,在鄱阳湖之战中,他英勇无敌,击败了陈友谅,陈友谅战死,其子陈理在半年后也向朱元璋投降。陈汉势力就此覆灭,朱元璋掉头向东,正式拉开了“灭吴”之战的序幕。
然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会发现“灭吴”一词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公元1363年至1364年这段时间里,先后出现了两位“吴王”。首先,张士诚自立为吴王,以平江(苏州)为都城。紧接着,在击败陈友谅之后,朱元璋也被众人推举为吴王,以南京为根据地。尽管如此,当时朱元璋仍然使用小明王韩林儿的“龙凤”年号。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张士诚称为“东吴”,而将朱元璋称为“西吴”。
客观而言,张士诚在苏吴地区享有极高的声望。他与朱元璋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元朝末年,张士诚出身贫寒,深受元朝暴政之苦。为了生计,他带着三位弟弟秘密贩卖私盐,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当地最大的盐枭。《明史》记载,张士诚为人慷慨大方,每当周围的乡亲遇到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因此,在苏吴地区,张士诚深受爱戴。当张士诚举起义旗,揭竿而起时,苏吴地区的百姓也纷纷支持他。
张士诚以平江为核心,周边拥有四大重镇——杭、绍、湖、秀(嘉兴),彼此之间相互支援,宛如铁索连环。再加上盐城、通州、泰州、淮安、徐州等地,其势力范围相当广阔。为了突破张士诚的防线,朱元璋派遣徐达、冯胜、常遇春、李文忠分四路进军,切断张士诚外围城池之间的联系,逐一击破。张士诚胸无大志,只知固守,到了1366年八月,朱元璋已经剪除了平江周边的羽翼,只留下了一座孤城。
当时,朱元璋坐镇南京,任命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率领二十万大军围困平江。《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八月辛亥,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万伐张士诚。”然而,平江城池高大坚固,城内粮草充足,徐达围困了一年时间,仍然无法攻克城池。当年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围困洪都,历时八十余日仍无法攻克,陈友谅倍感沮丧。如今,徐达围困平江一年,却依然无法攻破城池,其心情之无奈可想而知。《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太祖吴元年,大军围姑苏,久不下,徐达遣人自军中来请事。”
徐达攻城无果,只得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离开南京,亲临平江城外督战。朱元璋到达战场后,立刻感受到了徐达的无奈。平江城池高大坚固,城墙上布满了弩箭和投石器,徐达的大军一旦靠近攻城,就会遭受重大损失。即使攻到城下,还没等架好云梯,城上的滚石和热油就会倾泻而下。朱元璋打了十余年的仗,什么场面没见过,但唯独没见过这样的防守。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七年前的一个人物,确切地说,是一桩奇谋。这个人名叫叶兑,是元朝末年的隐士。当年,朱元璋刚占领南京时,从江浙地区招揽人才,刘伯温、宋濂等人都是这时候进入朱元璋麾下的。叶兑当时名声在外,经宋濂推荐,朱元璋多次邀请叶兑来南京共商大事,但叶兑对此并不感兴趣。后来,叶兑云游至南京,与朱元璋有过一面之缘。朱元璋向叶兑请教计策,叶兑曾给朱元璋留下“一纲三目”四条大计,然后再次归隐。这“一纲三目”中的“一纲”,是让朱元璋以南京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三目”中的第一目,就是教朱元璋如何击败张士诚。
据《明史·叶兑传》记载,叶兑曾告诉朱元璋:“张九四之地……城固难以骤拔,则以锁城法困之。于城外矢石不到之地别筑长围,分命将卒四面立营,屯田固守,断其出入之路。分兵略定属邑,收其税粮以赡军中。彼坐守空城,安得不困?……此上计也。”
叶兑的“一纲三目”篇幅较长,笔者为了方便表述,做了部分删减。关于如何对付张士诚,叶兑的意思是:姑苏城池坚固,如果用常规的攻城之法,根本无法取得突破。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他们箭射不到、石头掷不到(射程之外)的地方,搭建许多高台。高台比城墙还要高,这样,站在高台上就能把城内的防守看得一览无余,在高台上用石头和箭矢向城内进攻,然后在外围困住他们,不让他们出城,这样下去,城池必破。
朱元璋想起了叶兑的奇谋,然后与徐达等人商议,决定采用叶兑的方法。果然,正如叶兑所料,当朱元璋的高台搭建好,张士诚的大军就绝望了。因为朱元璋可以任意攻击城内,而张士诚却够不着反击。最终,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绝食而亡。张士诚灭亡后,南方诸雄再不是朱元璋之敌手。
张士诚作为元末义军领袖,在反抗元朝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此人“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最终被叶兑留给朱元璋的奇谋所破。后人为朱元璋庆幸的同时,也为张士诚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