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历史 > 古代时间轴 >

长平之败 赵国覆灭真相揭秘!——绝不止纸上谈兵之失

时间:

长平之战,被誉为战神白起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赵括的悲剧所在。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之中,赵括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更使40万赵国将士惨遭杀戮,他的名字也因此被扣上了“纸上谈兵”的帽子,这一称呼贯穿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场战役无疑是战国时期最为经典的一战,它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更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在深入探讨这场战役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两个问题:

首先,赵括是否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

赵括出身名门,他的父亲赵奢是战国时期“山东六国八大名将”之一。年轻时,赵奢只是一名管理地方税务的小官,却刚正不阿。平原君赵胜,作为四公子之一,在赵国权势显赫,却拒不缴税。赵奢依法惩处了平原君手下的九人,此举令平原君勃然大怒,但转念之间,他意识到赵奢所言甚是,便将他推荐给赵惠文王,任命为“税务总局局长”。

公元前280年,秦赵两国因“换地”之事产生矛盾,赵国虽收了秦国之地,却拒绝交出赵国之地,秦昭襄王大怒,派胡阳攻打赵国的“阏与”。为何攻打此处?因为此地是华北平原和山西平原的连接处,控制此地,即可将赵国一分为二,进而将整个山西纳入囊中。秦国的野心显而易见。

从秦国到“阏与”,需经过韩国的上党地区,但韩国已沦为秦国的“伪军”,敞开大门,秦军便可长驱直入。面对秦国的挑衅,赵惠文王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以廉颇、乐乘为首的武将们主张放弃救援“阏与”,理由是此地离邯郸甚远,地势崎岖,救援无望。然而,主管税务工作的赵奢却力主救援,他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正是“亮剑精神”的体现。

赵惠文王不愿坐视“阏与”丢失,毕竟此地关系到整个山西平原,是赵国人的根基。赵奢看准了赵惠文王的心思,果断提出救援“阏与”。于是,赵奢从“税务局长”跨界成为“军界”大将,率军出征。

赵奢带兵出邯郸城30公里,便开始安营扎寨,故意放秦军探子进营,传递假情报。接着,他带领军队急行军2天,抵达离“阏与”50公里的地方。在此,他采纳军士许历的建议,派1万人迅速抢占北面的山头,居高临下打击秦军,一举击败秦军。

这一战,意义重大。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所向披靡,从未遭遇过失败。然而,“阏与之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山东六国注入了强大的信心。此战之后,原本倒向秦国的魏、韩两国迅速回归赵国,三晋联盟再次形成。赵奢也因此一战成名,赵惠文王将“马服”封给他,人称“马服君”。

赵括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受父亲的影响,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与父亲一起讨论战术,甚至在沙盘推演中战胜父亲。然而,赵奢却认为儿子缺乏对战争的敬畏之心,他曾对妻子说:“儿子虽然熟读兵书,但对战争没有敬畏心,一旦他将来出任赵国将领,必定会连累赵国”。

正是因为赵奢的遗言,当赵孝成王启用赵括为主将时,赵奢妻子拼命阻拦,并提前为赵孝成王打预防针:“一旦我儿子战败,和我们全家没关系,你不能对我们家人下手”。

这段故事广为流传,但我却高度怀疑,这是后人根据已知事实编排的。

赵括战败了,败得非常耻辱,赵国损失45万有生力量,这也是赵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作为赵国的罪人,赵括必然要背负一些骂名,“纸上谈兵”便是其中之一。

赵括毕竟是年轻人,从未上过战场,自然只能纸上谈兵。任何一个名将,都不是在沙盘上推演出来的,那都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赵括一次战场都没上,就被父亲定性为“不适合为将”,实在有些冤枉。

至于赵奢所说的“兵者,死地也,然括以为易”,对于年轻人赵括来说,也属正常。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是不会对战争有敬畏心的。就像《长津湖》里的伍万里,只有他亲自看到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结束,才知道战争的残酷。

然而,赵括的命运实在不好,他第一次带兵出征,就遇到了“战争大魔王”白起,根本没有给他打怪升级的机会,直接就被击败。

那么,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究竟如何?

首先,关于放弃防御,主动出击。

这是赵括被诟病最多的一个地方。然而,赵孝成王之所以换下廉颇,并非中了离间之计,而是他本来就不满廉颇的防守策略,让赵括上,就是要让他改变策略,主动出击。

换句话说,赵括是带着赵孝成王的旨意过来的,他执行的是高层制定好的战略规划,这一点,对于军人来说,没毛病。

其次,关于跳进白起的包围圈。

当时赵国的兵力在45万人,秦国的兵力也在45万左右,后期达到60万。赵括有信心与秦军正面一战,他根本不相信秦军敢用45万大军来包围45万大军。因为孙子兵法里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根据兵圣的经验,10倍于敌人的兵力才能实行包围,而秦国和赵国兵力相当,只能正面一战,绝无包围的可能。这一点,赵括确实有些书生意气。

然而,即便如此,赵括也并非庸才。在被白起包围的46天里,赵国军队没有出现一起哗变,他有条不紊地组织了4个梯队进行突围,最终以死殉国。

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假如长平之战赵括打赢了,那么,他老爹的临终遗言一定是:“咱儿子是个人才,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将军,你要好好照顾”。

第二,赵国到底输在了哪里?

从表面上看,长平之战是输在了赵括手中,是输在了军事上。但其实,长平之战是两国庙堂之上的博弈,军事只是达成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已在范雎的主持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攻打韩魏,拔掉赵国是秦国的既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秦国举全国之力,甚至到了白起把赵括包围起来后,秦昭襄王亲自赶赴河内,做战争动员,为白起紧急输送了15万的兵力。

可以说,秦国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行动力强,有必胜的信心。

反观赵国,始终犹豫不定,意见不统一。从一开始,上党地区主动来投靠,就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不能接受,一种认为一定要拿。

结果,上党地区果然成了赵国的祸水。

开战前,关于派谁去迎战的问题,又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该派廉颇去,一种认为应该派赵括去。

等到两军对垒,战争胶着的时候,赵国内部又出现了三种意见,一种认为赵孝成王应该御驾亲征,一种认为应该换掉廉颇,让赵括早点上,还有一种人认为应该派人去和秦国讲和。

结果,讲和不成,赵孝成王下定决心派赵括上,并给他下达了最高指示:全力进攻,能胜则胜,不能胜,也要给秦国造成压力,好在谈判桌上找回砝码。

赵括,就是在这种最高指示精神下,掉进了白起的包围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梳理一下,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就会明白,赵孝成王为什么要着急结束战争。

上党之争,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公元前271年,九死一生的范雎来到了秦国,在王稽的帮助下,他见到了秦昭襄王。

当时的秦昭襄王处境十分尴尬,已经当了36年的秦王,但秦国的大权却把持在亲生母亲宣太后手中。宣太后重用自己的两个弟弟魏冉和芈戎,以及两个儿子公子“悝”和公子“芾”,这四个人,被称为秦国“四贵”。

然而,秦昭襄王并非光绪,他很能忍,而且对宣太后也很尊敬,并不算是彻底的傀儡。

范雎见到秦昭襄王后,就直接刺中他的痛点:“秦国哪里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魏冉),穰侯跳过韩魏去攻打齐国,你以为这是为秦国好吗?错了,他是为自己谋福利呀,因为他的封邑在陶邑,那是秦国的飞地,但是却紧挨齐国,他打齐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邑”。

在范雎的刺激下,秦昭襄王终于雄起一回,把宣太后废除,把四贵赶回封地,彻底掌握秦国大权,然后迅速调整了秦国的战略规划,缓和与齐国的关系,结为同盟,重点打击韩魏,然后趁机灭掉赵国,完成第一轮对外扩展。

这就是范雎制定的“远交近攻”。

在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天的河南焦作沁阳),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

打开战国后期韩国的地图,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典型的“葫芦”,国土面积基本上只有南北两大块地,北部的山西一部分,南部的河南一部分,而野王,正是葫芦中最细的腰部连接处。

秦国攻占野王后,切断了北部“上党地区”与韩国本部的联系,成了秦国嘴里的一块肥肉,眼看着就要被秦国占领,成为秦国的二等公民。上党郡守冯亭想出了一个“借刀报仇”的办法。

他与手下人商量:“上党已经成为孤城,总部是指望不上了,但是,我们也绝不当秦国的顺民,不如我们带着上党,集体投靠赵国,只要赵国接纳了我们,必定会派兵对抗秦国,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面对上党递过来的橄榄枝,赵国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平阳君赵豹认为,上党,是秦国嘴边的肥肉,拿走上党,就相当于是虎口夺食,秦国大老虎一旦发怒,必定会扑向赵国,因此,上党是个烫手的山芋,接不得。

平原君赵胜认为,上党,那么大一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