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令陈毅揭发饶漱石,陈毅悲叹:心寒至极”
在1953年的那个寒冷的12月7日之夜,夜幕低垂,寒风呼啸,毛主席的办公室内,一束灯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映照出室内的一角。在那个宁静的夜晚,毛主席将陈毅同志单独召见,他的目光穿透了时间的长河,询问起陈毅同志对饶漱石的看法。
陈毅同志之所以被毛主席亲自相召,是因为他与饶漱石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和共事经历。特别是在那场影响深远的“黄花塘事件”中,陈毅同志对饶漱石的误解达到了极点。那场事件,简单来说,就是饶漱石与陈毅同志之间因误会而引发的冲突,最终导致陈毅同志被错误调离,背负了不实的指责。
关于“黄花塘事件”,我们曾经详细地探讨过。它不过是陈毅同志与饶漱石之间矛盾的一次爆发,在黄花塘的那场事故,使得陈毅同志遭受了无端的委屈。
然而,在毛主席的开导下,陈毅同志逐渐解开了心中的结,回到了华东,继续与饶漱石共事。尽管两人的关系并未回暖,但多年的共事使得陈毅同志对饶漱石的为人处事有着深刻的认识。
此次毛主席特意召见陈毅同志,正是想听取他对饶漱石的真实看法。然而,陈毅同志并未察觉到毛主席的深意,出于对党内团结的考量,他称赞饶漱石工作认真,关心同志,是一位出色的干部,言辞间充满了对饶漱石的赞誉。
毛主席听后,心中不禁有些不悦,不等陈毅同志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只说了一句:“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你先回去吧。”
陈毅同志感觉到了毛主席的不寻常,但他并未多问,只是向毛主席告辞,离开了办公室。出门后,他遇到了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便向他询问毛主席是否有什么心事。
毛主席当然有心事。1953年,为了加强中央的领导力量,毛主席将五个大区的书记都调到了北京,其中,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被任命为中央组织部长。然而,饶漱石并未将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而是与高岗暗中勾结,意图将刘少奇和周恩来总理拉下台,以谋取更大的权力。这一行为自然引起了毛主席的警觉,于是将陈毅同志叫去,想要深入了解饶漱石的真实面目。
可惜,陈毅同志并不知晓这一切,出于对党内团结的考虑,他只说了饶漱石的好话,这让毛主席感到十分失望。
杨尚昆自然也清楚这一内情,作为中央办公厅的主任,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便对陈毅同志说:“主席问你,你就如实回答,不要有所顾虑。”
陈毅同志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一听杨尚昆的话,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于是转身回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似乎早已预料到他会回来,便笑着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陈毅同志于是敞开心扉,将自己对饶漱石的了解和这些年来的行为一一陈述。最后,他激昂地说:“我最反感的是他经常在我耳边议论少奇同志,尤其是今年以来,他在背后散布了不少针对少奇同志的流言蜚语。在我看来,他大概是觉得少奇同志不行了,想证明自己不是少奇同志培养的,要和少奇同志划清界限。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应当讲究党性,做人应当讲究良心。离开了少奇同志,他能有今天吗?如今他竟将矛头指向少奇同志,真是让人心寒!这样的人,实在不可交!”
陈毅同志的话语直指要害,当年在华中局,饶漱石还是一个“小字辈”,革命资历不足以服众,是刘少奇同志对他重点培养,让他担任华中局副书记,并在自己离开后,由他来代理华中局书记,可以说,刘少奇同志是饶漱石的恩人。
然而,饶漱石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竟然与高岗勾结,意图将刘少奇同志拉下台,实在是忘恩负义。有了陈毅同志的揭发,毛主席心中有了底,决定尽快解决高岗和饶漱石的问题。
1954年2月,中央对高岗和饶漱石的反党联盟进行了批判,两人的党籍被开除,所有职务被撤销。事后,毛主席欣慰地说:“对付饶漱石,一个陈毅足矣!”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内的一段佳话。(参考资料:《陈毅传》《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