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历史 > 印刷术历史 >

《1931:鲁迅关切探问,毛泽东红军年岁之谜》

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个风雪交加的1931年冬季,当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在逆境中成功击退了国民党的围剿,这个消息犹如春风吹拂过大地,传遍了四面八方。然而,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鲁迅的耳中时,他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地平静,既没有欢呼雀跃,也没有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他只是淡淡地询问了一句。

“他现在多少岁了?”这简单的一句话,却透露出鲁迅内心深处的关切与情感,它像一道桥梁,将两位历史巨人的心灵紧密相连。

鲁迅,一个笔耕不辍的文坛巨匠,一个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文化英雄;毛泽东,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革命领袖,一个在乱世中力挽狂澜的民族脊梁。他们虽未曾谋面,却因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成为了跨越时空的精神知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望历史的长河,他们的友谊充满了遗憾,却也充满了珍贵。那么,这段跨越时空的友谊,究竟经历了哪些曲折,又有多么难能可贵呢?

1918年,一个年轻的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这个微薄的职位,却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思想碰撞的机会。在北大,他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文化革命的先锋人物,他们的思想火花点燃了毛泽东心中的革命火焰。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总是提出别人未曾考虑过的问题,喜欢辩论、交流,总是试图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他的锋芒和气度,让许多人感叹,这个年轻的湖南青年,早已超越了同龄人。

与此同时,鲁迅也在北京逐渐崭露头角,他的犀利笔触,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切割着旧社会的腐朽。他的生活充满了创作、讲学和文化活动,他用自己的文字,唤醒了沉睡的民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两位思想巨人的相遇,似乎注定要成为一段传奇。李大钊曾有意将他们撮合在一起,他认为,这两位思想者若能见面,必将碰撞出激烈的火花。然而,命运却弄人,就在即将见面的前夕,毛泽东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归乡之路,与鲁迅失之交臂。

多年后,毛泽东回忆起这段往事,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叹息。他说:“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我见过许多,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都曾有过交流,但独独没有见过鲁迅,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鲁迅,也一定未曾想到,这位未曾谋面的湖南青年,竟会在日后成为一代领袖。而毛泽东,也未曾想到,这位未曾谋面的文化旗手,会成为他精神世界的知己。他们错过了现实中的见面,却在日后的岁月里,通过思想与文字,成为了跨越时代的知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到1931年冬天,当上海街头报刊上印着“红军粉碎第三次‘围剿’”、“朱毛红军大捷”等大字标题时,鲁迅的目光被“朱毛”二字所吸引。那些年,国民党报刊频繁出现“朱毛匪军”、“朱毛贼首”等字眼,鲁迅渐渐熟悉了这两个名字,但他并未被负面宣传所左右。

相反,他敏锐地意识到,能够让国民党政府如此忌惮的人,必定有着非凡之处。当茅盾与冯雪峰来到家中做客时,鲁迅将报纸放在桌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深思问道:“茅盾,你见过毛泽东吗?”

“当然见过,我们是老朋友了,曾在广州共事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是我们的领导,带领我们搞农民运动,说来,那还是1926年的事了。”

“哦,那你讲讲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个大有学问的人,满肚子新奇的想法,谈吐很有气度,特别是与人交流时,总是面带微笑,对农村问题的见解远超常人,我都觉得自愧不如。”

鲁迅听后,露出一丝笑意。

“没想到啊,他既是学者还能带兵打仗,那他有多大岁数了?”

听闻茅盾回答毛泽东不过三十出头,鲁迅稍稍沉默了一下,轻轻叹道,语气中既有惊讶,又透着一份钦佩。

“真是年轻啊,原以为他只是个书生,没想到竟能指挥千军万马,举起了枪杆子与国民党正面交锋。”

“鲁迅先生,您可能不知道,毛泽东年轻时就极为关注您和蔡元培先生的思想,他曾经说过,您用笔杆子唤醒民众,而他要用枪杆子保卫民众,这两者不可分割。”

自那天起,“毛泽东”这个名字就在鲁迅心里扎下了根,每每看到有关“朱毛红军”的报道,他总会多看几眼,有时会拿着报纸陷入沉思,有时还会与茅盾、冯雪峰等人热烈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不再将毛泽东看作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与自己思想同路的人,还在人前常常提及此事。

“五四运动之后,许多人喊了几句口号就又投入旧社会的怀抱,而毛泽东却是真正将思想付诸行动的人,用笔杆子与敌人战斗,用枪杆子与敌人对抗,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就这样,两人在不同的战场肩负起同样的使命,他们的名字开始在历史长河中交织成一道不可忽视的光芒。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6年初秋,上海阴雨连绵,鲁迅一如既往伏案写作,刚刚从友人处听闻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红军在经历万里长征后终于抵达陕北,完成了这场举世闻名的战略转移。

至于带领红军完成这一壮举的,正是那个让他早有耳闻却未曾谋面的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时,鲁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罕见的轻松神情。

“毛泽东确实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不久后,一个更加令人欣慰的消息从远方传来,红军开始东征且捷报频传,这一消息让鲁迅感到无比激动,即便身体被病痛折磨得虚弱无力,依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欣喜。

源于此,鲁迅提笔为红军写下一封祝贺信,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红军的钦佩与支持,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情感。

“你们让我看到了中国和人类的未来!”

这是一位文化战士对枪杆子战士发自内心的认可,但鲁迅的赞许并未止步于文字,还在信中送去了由他亲自编校的《海上述林》,又特别附上一份馈赠——金华火腿。

这是鲁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红军的敬意和关怀,他深知这支队伍正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与敌人抗争,这份礼物或许微不足道,却承载着无限的祝福与希望。

此时的毛泽东正在陕北,一手指挥红军东征,一手带领共产党在严峻局势中寻找生存空间。收到鲁迅寄来的书信与礼物,心中感慨万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的日子里,他常常捧着那本《海上述林》久久地翻看,细细体味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对于那只金华火腿更是珍而重之,嘱咐身边战士小心保管。

“这是鲁迅先生的心意,我们要感念他的关怀。”

1936年10月,鲁迅病逝的消息如惊雷般传到陕北,毛泽东听闻久久无法言语,几天后连发四封唁电,字字沉痛,作为一位革命前沿领袖向鲁迅表达了自己的哀悼和怀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鲁迅的精神力量在他逝世后依然深深影响着毛泽东及整个红军。

1937年,毛泽东亲自主持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大会上,他沉稳而有力地称鲁迅为“中国第一等圣人”,强调鲁迅在民族文化战线上是一面永不倒的旗帜。

此后多年,毛泽东对鲁迅的敬仰从未停止,他常常提到鲁迅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声称这两句诗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座右铭,完美诠释了革命者的精神内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说两位巨人从未谋面,但他们的思想早已跨越了物理距离,彼此交汇化作推动中国革命的两股伟大力量。

建国后,毛主席更是将鲁迅精神化为实践,力求将他的文化理念带入新中国的建设之中,曾提议以鲁迅的名字命名多所学校和文化机构,以此纪念这位文化巨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鲁迅的文学作品也成为毛主席枕边常读之物,从在延安时期开始,他就常常拿起鲁迅的书与身边的同志分享,鼓励他们在思想黑暗时刻以鲁迅文字为精神粮食。

“读鲁迅,可以让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

晚年时的毛主席常常独自在书房中回忆鲁迅,还多次对身边的人感叹一生未能见到鲁迅的遗憾,他始终认为,当年应该亲口向鲁迅表达崇高的敬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便如此,他们的“见面”终究还是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实现,通过鲁迅的文字和毛泽东的革命实践,两人早已在精神层面建立了牢固联系。

因为毛主席一次次在心中与鲁迅的“对话”,将鲁迅精神化为他前行的动力,即便鲁迅已经病逝,还能借由作品继续为中国文化与社会注入力量。

一天深夜,毛主席翻看着《鲁迅全集》,目光落在书页上久久未动,在那一刻,心中依旧遗憾却充满力量,这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联系,已然胜过千言万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毛主席来说,鲁迅从来都是一位与自己同行的战友,他们在相同的战场上,以不同的方式携手改变国家的命运,他们的名字也因这份精神共鸣被历史深深镌刻在了一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