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留王牌,刘备奇谋11年后止魏延叛
在历史的长河中,夷陵之战前的刘备,暗藏了一位绝世战将,11年后,这位英雄成功遏制了魏延的叛乱。那么,这位英雄究竟是谁呢?
众所周知,刘备在登上帝位之后,颁布的第一道诏令便是东征孙权。他高声宣示:“朕以天子之尊,首诏东征孙权!”刘备的愤怒并非无由,原来在他称帝之际,他的二弟关羽未曾前来道贺,他的小舅子也未露面,唯有满腔的仇恨。
当关羽北伐襄樊之际,孙权这个盟友竟然背信弃义,暗中派遣吕蒙夺取荆州,最终将关羽逼至绝境,致使关二爷命丧临沮。
作为关羽的结义兄弟,刘备在称帝后不顾群臣反对,坚持东征。当时,刘备率领的是蜀国的精锐之师,诸葛亮和赵云都曾反对他出兵攻打孙权。因此,在夷陵之战时,刘备并未带赵云和诸葛亮。
然而,作为蜀国的君主,刘备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谋士方面,他带来了马良和程畿。除此之外,他还率领了十位勇猛的将领,包括黄权、辅匡、冯习、廖化、张南等人。此外,刘备还派遣马良前往南蛮,说服南王提供万余名南兵支援。
从刘备的战略布局来看,他此次东征可谓用心良苦。然而,由于求胜心切,刘备在夷陵将大部队驻扎于山中,结果被陆逊用火攻之计烧毁大部分兵马,使得刘备元气大伤,险些丧命,蜀国的精兵和猛将也几乎损失殆尽。
刘备为何如此冲动,导致夷陵大败?难道是刘备考虑不周吗?其实并非如此。刘备在出军时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旦兵败,蜀国的将才将肩负起边防的重任。
一、刘备东征过程中历练的战将有哪些?
在发动夷陵之战时,刘备便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因此他早已预备好家底,让儿子刘禅继续完成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大业。
在夷陵之战时,刘备亲自历练川中战将,首先便是廖化。廖化起初跟随关羽,在关羽兵败后,他利用诈死之计成功返回川蜀,途中偶遇刘备,证明了他的忠诚。廖化在关羽兵败之际能成功杀出重围,证明其武艺非凡。因此,刘备让廖化参与东征,在刘备兵败后,廖化同样成功杀出孙吴兵马的重重包围,最后全身而退。
在后期,廖化成为大将军姜维的左膀右臂,多次跟随姜维北伐,并与邓艾对峙,成功策应姜维。除了廖化,刘备还历练了战将向宠,在陆逊火烧连营之后,向宠不仅保全了所部营帐物资,还迅速救援友军。刘备退守白帝城后,亲自夸赞向宠的能力。
除了廖化和向宠,刘备还历练了一员悍将——吴班。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吴班与魏延联手将司马懿打得毫无脾气。吴班的族妹是蜀国的穆皇后,因此吴班绝对不可能反叛。
经过夷陵一败,刘备成功历练了廖化、向宠、吴班等将。
二、刘备暗中留下一员上将,11年后成功阻止魏延反叛!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虽能报关羽、张飞之仇,也能出一口气,但刘备辛苦数十年打下的基业绝不能不顾。因此,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他早已预料到此战胜负难料,并未带上蜀国最顶尖的战将,包括赵云和魏延。
除了赵云和魏延,刘备在夷陵之战前数年,便提拔了一员上将,并私下让他训练特种兵,此人便是王平。
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决战后,王平归顺刘备。刘备是一位识才的君主,他见王平是难得的将才,便直接跳过试用期,让王平担任“牙门将兼任裨将军”。
在《三国志·王平传》中记载:王平曾随曹操征汉中,后归顺刘备,被封为牙门将、裨将军。后来,王平成为无当飞军的统领,无当飞军是蜀国最为厉害的两支特种兵种之一,擅长使用弓弩和毒箭,擅长野战,可以说是完全不输曹魏虎豹骑的存在。
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大将魏延却根本不顾诸葛亮的遗令,坚持率军攻打司马懿。最后,魏延不顾大局,竟然私自率领兵马将蜀军撤退的必经栈道给烧毁,与当时的领军大队长杨仪发生不愉快。
杨仪写信给刘禅,声称魏延反叛,应该及时将其斩之,以除后患。川中官员均认为魏延的做法太过激,有反叛的可能。即使没有反叛之心,率领大军烧毁栈道,也属于严重违反军令,堪当军法从事。
王平在得知魏延反叛之举后,便怒骂魏延所部军士:“丞相待尔等不薄,何故背反?”王平的数次喝斥当场让魏延不少兵士放下武器重归大部队,而魏延则因部下走失实力大减,最终只得回到多年镇守的汉中。然而,此时魏延等来的却是马岱的冷刀,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斩。
王平挺身而出,不仅阻止了蜀军自相残杀,还成功将魏延之事平息,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三国志·王平传》记载:“十二年,亮卒于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这就是刘备眼光的毒辣之处,王平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派上用场。
公元244年,王平身居汉中太守之职,兼任前护军、镇北将军。在面对曹爽率领的10万精兵进攻汉中时,王平采用多点联动、联合诸围之法,成功将曹爽的10万大军逼退。如果不是王平利用正确的战略,恐怕蜀国会提前20年被灭。
总结来看,王平在势穷之时投奔刘备,但王平一生的战绩足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阻止了魏延反叛,击退了曹爽大举伐蜀的意图,这足以让王平名留青史。遗憾的是,魏延虽然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悍将,但最终却是一根筋,不仅死得不值得,同时还晚节不保,令人惋惜。对此,各位看官朋友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