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劫:李自成起义军的神秘抉择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犹如狂涛巨浪,横扫了大半个华夏大地。他们的行动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对凤阳的进攻,更是引人瞩目。那么,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回溯至1640年,李自成与高迎祥、张献忠等人汇合,按照荥阳大会的部署,他们一路向东南方向挺进。他们接连攻破密县、上蔡等地,很快来到了汝宁府。在这里,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高迎祥率领,从新蔡、寿州朝着凤阳进发;另一路由李自成和张献忠带领,直取颍州。
我们先来说说高迎祥这一路。他率领部队从新蔡、寿州朝着凤阳进发。而李自成和张献忠则向东直取颍州。当时的颍州知州尹梦鳌和通判赵士宽督众防守,致仕兵部尚书张鹤鸣也加入了守城队伍。
农民军在城外架起火炮,对着城里就是一阵猛轰。城里的守军哪见过这阵仗,很快就招架不住了。城破之后,那些官员们表现得相当有气节。尹梦鳌一家死了七人,只有一个襁褓中的幼子幸存下来,官印也没丢。赵士宽在城陷后还在想办法招募勇士,抵抗到底,最后力竭投河。他的妻子上吊自杀,两个女儿也随母亲自杀。
再看张鹤鸣,他虽然年纪大了,还是被农民军盯上了。被倒悬在树上,当成靶子射死。他儿子张大同抱着尸体大哭,也被农民军给杀了。他弟弟张鹤胜也因为“骂贼”丢了性命。
农民军里有个士兵对着张鹤鸣喊:“你还能再用皮鞭抽打我的脊背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农民军里有不少曾经当过明军的人。
李自成到了寿州后,和高迎祥合兵一处,继续朝着凤阳前进。他们先派了300名精明强干的士兵,有的扮成商人,有的扮成车夫,提前进入凤阳。这些人在凤阳卖布、卖果枣,分散在各个旅店。还有些人扮成僧人、道士,在城里四处游走,把凤阳的驻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凤阳可是明朝的“龙兴”之地,朱元璋的父母就葬在这里。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去世时都是草草安葬。后来他当了皇帝,就把凤阳皇陵修建得特别气派。
明朝在凤阳一直有重兵把守,设有中都留守司,辖八卫和一个千户所,还有班军、高墙军、操军和护陵新军。此外,还有一巡抚和镇守太监。
当农民军逼近凤阳的时候,一些大臣就预感到凤阳可能要出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上奏请求早作防备,可朝廷却没什么大动作。
奇怪的是,凤阳的老百姓对明朝皇帝没什么感情,反而盼着农民军来。他们主动给农民军通风报信,告诉农民军哪里有富人,哪里没兵。
崇祯八年元宵节那天,凤阳的老百姓正在过节,农民军突然来了。他们趁着大雾,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进了城。当地守官还蒙在鼓里,有人报信说来了农民军,还被打了板子。直到外面一片喧闹声,官员们才知道农民军真的来了。
扫地王和太平王最先赶到,李自成和张献忠随后带着大队人马也来了。他们直接就把皇陵享殿给烧了。凤阳留守朱国相、千户官陈弘祖等人仓促迎战,结果被农民军打得落花流水,都死在了战场上。李自成还把龙兴寺给烧了。
农民军占领凤阳后,把知府颜容暄给杀了。李自成下令毁掉“凤阳高墙”,释放了宗室犯人。他们还挖了皇陵的墓葬,想要破坏“龙兴”的风水。
农民军在凤阳打出了“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用意呢?有人说他们是想恢复元朝,有人说他们是为了给被明朝取代的元朝复仇。其实,农民军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古人迷信,他们觉得自己不是“真龙皇帝”,就想借古代的“真龙皇帝”来壮胆。
农民军在凤阳尽情地发泄对明朝皇帝的仇恨,不仅焚烧宫殿建筑,还烧掉了陵区松树三十余万株。他们还对明宗室成员进行了屠杀,有的农民军甚至剖开孕妇,把婴儿刺在长矛上。
张献忠抓到十二名善于弹唱的小太监,让他们奏乐伴酒。李成也向张献忠索要小太监,张献忠不肯,两人为此差点闹掰。
凤阳被攻陷的消息传到京师后,崇祯皇帝震惊不已。他马上罢免经筵,素服避殿,遣官告天地社稷,还亲自到太庙去哭祭。兵部尚书张凤翼惊恐万分,上书请罪。崇祯皇帝命他“戴罪视事”。凤阳巡抚杨一鹏被下狱处死,巡按凤阳御史吴振缨被逮系下狱,遣戍边地。
崇祯皇帝发布了“罪己诏”,虽然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但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农民军在凤阳呆了三天,然后就离开了。李自成和高迎祥一起往西走,回到了陕西。
从李自成起义军攻打凤阳这件事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充满了变数。农民军的行动改变了明朝的命运,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