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 龙应台被打脸 上映前歌先火
昨日,台湾知名学者龙应台在港大的一次演讲中,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各大网站和应用程序纷纷转发。视频中,她在10月份的演讲中向台下的听众提问,询问哪首歌曲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启迪。一位坐在台下的中年男性,据称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副校长周伟立,手持话筒回答道:“我想起当年进入大学时,许多师兄们教我们唱《我的祖国》!”
龙应台在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显得有些惊讶,或者说有些愣住了。她故作镇定地提议大家一同唱这首歌,声称自己未曾听过。我们先不论她是否真的未曾听闻,但她心中肯定认为香港人不太可能唱这样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红歌”。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歌声从起初的零星响起,逐渐变得响亮而整齐,最终全场响起了热烈的合唱,龙应台最终尴尬地笑了出来。
为何说龙应台是尴尬地笑了呢?这还得从她提问之前演讲的内容说起。龙应台此次演讲的主题是“一首歌,一个时代”。在演讲中,她深情地表示:“一首歌能够历经数十年而仍被铭记,因为它代表着时代、承载着历史,更是每个人心中的回忆与慰藉。”然而,这些话并非她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她真正想说的是:“歌有它自己的脚步,然后它走上了自己独立的道路。”这正是她前面铺垫的全部意图。
因此,当全场齐声高唱《我的祖国》时,龙应台感到尴尬,她愣住了,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我们知道,《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由著名作曲家刘炽作曲,词作家乔羽作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
《上甘岭》是我国第一部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它改编自电影剧本《24天》。1952年秋季,中美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美军在朝鲜中部的“三八线”附近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企图通过武力达成他们在谈判桌上无法实现的目标。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率领全连战士坚守上甘岭阵地,尽管一度与后方失去联系,面临粮弹水三缺的困境,但战士们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在坑道中坚持了24天,完成了阻挡敌人的任务,使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了大反攻的胜利,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场的形势,迫使美方代表重新回到板门店谈判桌前,并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因此,《我的祖国》无疑是一首红歌,但它与大多数红歌有所不同。它没有直接进行说教,没有歌颂领袖的伟大,而是通过歌词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丰富的物产、勤劳的人民和宽广的胸怀。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祖国,是英雄的祖国,是强大的祖国,这里有着明媚的风光,和平的阳光。整首歌曲词曲相得益彰,成为中国电影歌曲中最具生命力的作品之一,甚至有网友毫不客气地称《我的祖国》为“副国歌”。
乔羽老师最初为这首歌取名为《一条大河》,后来才改为《我的祖国》。原本是想用黄河、长江等河流作为代表,但乔羽老师认为,每个人心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自己家乡的那条河,不论它是否知名,但它都曾是自己童年时光中嬉戏的大河,并由此引申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意义。
《我的祖国》是《上甘岭》的插曲,但可能鲜为人知的是,在电影上映之前,这首歌就已经广为流传。这是因为当时这首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录音,在那个年代,人们并没有强烈的版权和内容保密意识。在电影上映前,电台便向全国播放了这首歌曲,因此,《我的祖国》很快就在城乡各地传唱开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歌曲以满腔的激情歌颂了中华人民的优秀品质,奏响了保家卫国的时代强音。每当这首音乐响起,中国人的心中都会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