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南北朝成书之谜 三国两晋缘何缺席?
对于熟悉史书的朋友们而言,应当知晓,在古代的修史传统中,后一朝代为前朝编撰史书是一种惯例。例如,记载西汉以及新朝历史的《汉书》便是由东汉时期所著。出于塑造新朝合法性的目的,此类为前朝修史的朝代往往与前一朝代在时间上相接踵,诸如《三国志》在西晋时期编纂、《隋书》在唐朝时期问世、《明史》在清朝时期完成等等。
依照上述的古代修史传统,关于东汉历史的史书本应于三国时期成书。即便三国时期的动荡局势使得史家难以着手修史,那么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至少也应成书于两晋时期。然而,在“二十四史”中,记载东汉历史的主流史书《后汉书》却是在南北朝时期编纂的。这究竟又是为何呢?以下,本鬼将一一道来。
鲜为人知的是,古代史书的编纂模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先秦到两汉的私人修史,诸如孔子的《春秋》、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第二阶段则是三国至隋朝的朝廷外包,即朝廷选择某个私人修史或为其提供官方支持;第三阶段则是从唐朝到清朝的朝廷有司修史。
对于东汉的修史活动,正处于第二阶段的朝廷外包。这种模式有其优点:一方面,史书编纂有朝廷作为后盾,能够确保工程的完成;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官方钦定的正史,具备条件的民间人士也有机会编纂正史。根据已知的史料记载,三国两晋时期关于东汉的正史就有十余种,例如《东观汉记》、《汉后书》、《续汉书》、《谢承书》等。
然而,朝廷外包的模式也存在两个缺点:首先,由于缺乏官方背景,外包编纂的史书难以得到妥善的保管和推广;其次,朝廷对外包修史的监管不足,有时会出现朝廷外包编纂的史书质量反不如私人修史的现象,例如曹魏、东吴都有自己的国史外包,但整体质量却不如陈寿私修的《三国志》。
到了西晋末年,五胡乱华,那些缺乏妥善保管的几部两晋朝廷外包修撰的东汉正史,如《汉后书》等,在乱世中散佚。而留存下来的东汉正史,如《东观汉记》、《续汉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分出高下。结果是,两晋时期并没有一部东汉正史能达到《汉书》和《三国志》那样“一朝一书”的史学地位。
直至南北朝刘宋时期,范晔对东汉正史的问题感到忧虑。加之被贬官后需要调整心情,范晔便着手编撰《后汉书》。由于范晔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加上其才华横溢,他的《后汉书》质量颇高。即便《后汉书》最终因范晔谋反而未能完成,其整体质量仍高于其他几部未失传的东汉正史。
可以说,范晔的《后汉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洛阳纸贵。而两晋时期编纂的东汉正史要么失传,要么在《后汉书》的盛誉之下逐渐被遗忘,几乎失传。正因如此,后世在总结“二十四史”时,选择了范晔的《后汉书》。于是,便出现了记载东汉历史的《后汉书》成书于南北朝这一有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