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历史 > 古代人物 >

江苏考古惊现汉朝炒钢法 领先欧洲1900年

时间:

百家说史

在汉代的壮阔历史长河中,陈汤这位以勇猛著称的将领,留下了两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一句是震慑四方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另一句则是揭示战争本质的“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这“一汉敌五胡”的论断,背后所蕴含的不仅是汉军装备的优越,更是铁器技术的先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率也逐渐演变成了“一汉敌三胡”,这一变化背后,又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进程呢?

东汉中晚期,道家经典《太平经》中,有一段关于炼钢工艺的记载,它描述了“使工师击治石,求其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邪耶”,这里的“万锻”成钢,正是后世“百炼钢”工艺的雏形。而东汉晚期的《刀铭》,更是为我们提供了灌钢法的最早记载。

然而,对于陈汤“一汉敌五胡”背后的兵器之利,是铁器技术的先进,还是西汉早已掌握了钢铁制造的秘密,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直到江苏徐州楚王武库考古的重大发现,才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历史之谜。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的一座重要墓葬,其中出土的楚汉兵器,不仅保存完好,其中一些甚至依旧锋利无比。更令人惊喜的是,考古学家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研究支持下,发现了西汉早期就已经存在的“炒钢法”,这一技术比欧洲早了整整1900年。

所谓“炒钢法”,是以生铁为原料,在冶炼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其含碳量介于生铁与熟铁之间,形成优质钢。江苏徐州考古的发现,将中国炒钢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百多年。

在楚王武库的考古中,考古学家们不仅发现了炒钢技术,还发现了淬火工艺、冷锻技术等钢铁制造的关键技术。这表明,在西汉初期,中国的钢铁技术已经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

楚王武库的发现,无疑为世界最早的炒钢技术提供了铁证。此后,在西汉的众多冶铁遗址中,也发现了炒钢的遗存,这进一步证明了西汉对炒钢技术的广泛应用。

炒钢技术的出现,使得汉朝的冶金技术实现了飞跃,不仅“百炼钢”和“灌钢法”相继问世,还带来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国力的增强。相比之下,匈奴的武器装备还停留在石器和骨器阶段,这使得汉朝在与匈奴的较量中,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而欧洲,直到十四世纪蒙古西征之后,才开始掌握生铁制作技术;十八世纪中叶,英国才“发明”了炒钢法,这一技术的出现,对产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关于欧洲炒钢技术的来源,学界仍存在争议。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其著作《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提出,许多现代世界的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自古代中国。这一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资料:《太平经》、《汉书》、《刀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