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缩水95% 贝加尔湖失守 内外蒙古贫富悬殊 探因之谜
百家说史
自古以来,普天之下,尽归王土,率土之滨,尽为王臣。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其辉煌与壮丽,令人瞩目。这个帝国人口不过百万,军队规模亦不超过二十万,却曾先后征服四十多个国家,统治着七亿人口,疆域辽阔至3300万平方千米,其面积甚至超过了后来的苏联——2240万平方千米。然而,如今的蒙古国,面积仅有156.65万平方千米,较之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缩水了惊人的95%,且成为了一个内陆国。那么,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沦落到如今的境地呢?
在蒙古帝国最为鼎盛的时期,其版图涵盖了元朝以及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横跨亚欧大陆,东起日本海,西至地中海,北至西伯利亚,南至中南半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隶属于蒙古帝国的政权逐渐各自为政,互不统属,蒙古帝国开始逐渐走向解体。
在明朝朱元璋的时代,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守塞外,他们依然在蒙古高原上保持着对明朝的军事压力,这段历史被称为北元。然而,北元内部纷争不断,后继者废弃国号元,改为鞑靼。蒙古瓦剌部趁势而起,与鞑靼争夺蒙古汗位,双方摩擦不断,势力此消彼长。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代,明军多次出塞,对鞑靼和瓦剌发起猛烈的进攻。
那时的鞑靼确实处境艰难,明军追击逃敌。但要说蒙古的后人就此不行,还为时尚早。
公元1449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进攻明朝,直逼大同。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煽动下,不顾群臣的反对,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结果,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大军包围,明英宗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明军伤亡超过二十万,京师三大营的主力尽失,这一事件被称为“土木堡之变”。
此后,蒙古各部与明朝时而交战,时而和谈,实力逐渐恢复。但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却强势崛起。趁鞑靼内乱之际,女真大举进攻,鞑靼人不仅战败,还将元顺帝当年带走的传国玉玺献给了女真。
皇太极得到玉玺后,定国号为“大清”,蒙古各部落并入,依附于大清。蒙古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利,就此消失。谁也没有料到,灭亡蒙古的,不是南方的明朝,而是东边的满清。
随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然而,蒙古人的太平日子并未到来。随着沙俄进入西伯利亚,他们屡次南侵。在俄军先进的武器面前,蒙古人无力抵抗,而清朝除了与俄国签订条约,也并未给予实质性的军事支援,蒙古人不得不退出贝加尔湖地区。
贝加尔湖,蒙古人称之为北海,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每当中原王朝强盛时,漠北的游牧民族便会撤退至贝加尔湖附近,而中原王朝也鞭长莫及。然而,遗憾的是,后来俄国人从北方入侵,占据了贝加尔湖,如今蒙古国的北部边境线,与贝加尔湖还有一段距离。
后来,蒙古在苏联的煽动下寻求独立,但领土已经缩水95%,成为一个既见不到大海,也见不到贝加尔湖的内陆国。
蒙古国独立后,其境况如何呢?让我们将蒙古国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进行比较。
蒙古国面积约为156.65万平方千米,而我国内蒙古的面积约为118.3万平方千米。
蒙古国人口约为350万(截至2023年),地广人稀;我国内蒙古人口约为2396万(截至2023年),人口众多。
蒙古国GDP总量约为198.72亿美元(截至2023年),与我国许多小县的GDP相当,人均GDP约为5764美元。而我国的内蒙古,GDP总量约为3520亿美元(截至2023年),人均GDP约为1.47万美元(截至2023年)。
这两个亲兄弟,一个人口稀少,一个人口众多;一个贫穷,一个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