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领衔!揭秘七位未遭猜忌的古代名将传奇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英勇善战的将领们,他们的命运往往如同狡兔一般,一旦战功显赫,便可能遭遇“走狗烹”的结局。这种困境,几乎成为了每位名将难以规避的宿命。即便如郭子仪、徐达这样的贤臣,即便他们低调行事,时刻保持清醒和自律,在晚年也难免需要借助自污来保全生命。然而,历史总有例外,的确有几位名将,即便在皇帝的猜忌之下,依然能够保全自己,甚至得到皇帝的信任。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幸运儿。
一、霍去病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宠爱,已经超越了君臣之间的寻常情感,几乎让人难以置信。霍去病尚未立下战功,汉武帝便赐予他一个充满赞誉的称号——“嫖姚”校尉。此名寓意着霍去病勇猛、迅速且英姿飒爽。在霍去病首次出击河西并凯旋而归时,汉武帝又封他为“冠军侯”,年仅十七岁便享有如此荣耀,这让一生戎马的李广如何不羡慕?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长途奔袭数千里,封狼居胥,汉武帝甚至为了让他与卫青平级,创造了两个“大司马”的职位,并将骠骑将军与大将军的官阶、俸禄等同。霍去病仅两战便超越了舅舅卫青。当汉武帝得知霍去病对饮食挑剔,甚至带着厨师打仗时,非但没有责怪,反而为他配备了御厨,送来了美酒佳肴,这样的待遇,可谓空前绝后。
即使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汉武帝也仅仅是以鹿角挑死为由为他掩盖,这种做法,简直像是父亲对待儿子。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悲痛欲绝,甚至比失去亲生儿子还要伤心,不仅让他陪葬茂陵,还调来铁甲军,列阵长安,直至下葬之处,并将坟墓修建成祁连山的模样,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司马迁在撰写霍去病传时,满是对他的羡慕和嫉妒。也难怪,如此优待,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
二、王翦 王翦性格刚烈,在灭楚之战中,因秦始皇未采纳他的建议而心生不满,遂辞官回乡。后来秦兵损失惨重,秦始皇放下身段,亲自到王家道歉,王翦才重新出山。在灭楚期间,王翦手握六十万大军,足以颠覆秦国,但秦始皇对他深信不疑,不但提供充足的兵力粮草,还将监军撤回,使王翦无后顾之忧。最终,君臣合力,灭了楚国。
灭六国后,秦始皇不仅没有猜忌王翦,反而更加器重他,甚至尊他为师。在秦始皇东巡登琅玡台时,七十岁的王翦还伴随左右。其子王贲也一直在军中领兵,王氏父子在军中威望极高,灭除了除韩国以外的其他五国,军功显赫。面对如此显赫的战功,换作任何朝代,恐怕都会成为皇帝重点“照顾”的对象。然而,秦始皇却对王家毫无打压之意,甚至王翦的第三代王离在蒙恬死后,还担任了秦国长城军团的最高长官。
这份信任,即使是以善待功臣著称的刘秀、李世民也难以比拟。
三、尉迟恭 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对尉迟恭关爱有加。在太子和齐王被打成叛逆后,李世民不仅霸占了弟媳,甚至对刚出生的侄子也不放过,太子党被牵连者众多,几乎都要被抄家灭族。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去触霉头,遏制一下皇帝的杀心。这时,尉迟恭挺身而出,表示:“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李世民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由是普原”。
李世民深知尉迟恭的为人,想将女儿嫁给他,却被尉迟恭婉言谢绝。李世民更加信任他,不但屡次加官进爵,还处处忍让,甚至退避三舍。在评书《薛仁贵征东》中,尉迟恭为救义子薛仁贵,拿出打龙鞭硬刚,李世民不与其计较,就算尉迟恭追至“止禁门”,李世民也只是退避三舍,让内侍关门。当尉迟恭因为撕掉龙袍一角,误以为是“割袍断义”,激愤之下怒砸禁门,结果鞭断人亡后,李世民悲呼:“敬德,痛死孤也!”就此昏厥。
这段故事虽然出自评书演义,但也能看出二者的感情之厚,而且这段故事并非完全虚构,《旧唐书》记载的一事可能就是其模板。
贞观六年九月的一天,李世民在宫中大摆酒宴,尉迟恭与任城王李道宗均在座。酒过三巡,尉迟恭突然发飙,对李道宗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我的上席?”李道宗委婉解释,尉迟恭还是怒气勃发,拳打李道宗,差点儿打瞎他的一只眼睛。李世民站起来相劝,尉迟恭非但不听,还拿着笏板对李世民指指点点。面对如此不敬,李世民非但没恼,反而哈哈一笑:“敬德醉了,扶下去休息。”虽然尉迟恭嘴里还在咕哝,但还是被侍卫驾走。尉迟恭离席后,李世民旁若无事的继续喝酒。
第二天尉迟恭入宫请罪,李世民才疾言厉色的训斥了他一通:“朕一直想保全功臣,但你的行为让朕明白,韩信、彭越被杀,并非完全是刘邦的过失,对待功臣不是只有奖赏。”尉迟恭忙磕头认罪,李世民既往不咎。
面对尉迟恭的酒后大不敬,以李世民的性格竟然选择了退让,不能不说他对尉迟恭是真的极好。
四、张飞 刘备最信任的臣子,非张飞莫属。在正史中,刘关张虽然没有桃源结义,但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非一般人可比。然而,关羽先有投降曹操,解白马之围,后有欣然接受“汉寿亭侯”,并经常以此自夸,对此,刘备心中未尝没有疙瘩,乃至民间屡有刘备与诸葛亮合谋害死关羽的传言。
而张飞则完全不同,虽然他没有独镇荆州,但刘备称帝后,任命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兼阆中牧。这两个官职非同小可,司隶校尉是刘备的特务头子,秘密警察首领,而阆中是成都的北大门之一(另一个是剑阁)。毫不夸张的说,刘备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了三弟手上。
另外,当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氏时,刘备也无二话,还让自己的儿子刘禅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亲上加亲。关羽则完全没有这个待遇。
至于说到赵云和诸葛亮,刘备是有猜忌的。诸葛亮就不用说了,白帝城托孤时,还令李严掌军事,以作掣肘。赵云虽然甚得刘备的信任,是第一任侍卫统领,但自从陈到接替赵云以后,赵云就倒向了诸葛亮。赵云在刘备在世时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他的军职也一直是不入流的翊军将军。赵云病逝后,在诸葛亮死忠姜维的倡议下,才被刘禅追谥为“顺平侯”。
张飞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臣子和从未猜忌过的武将。
五、常遇春 朱元璋是大杀功臣的代表,韩国公李善长、丞相胡惟庸、宋国公冯胜、凉国公蓝玉,还有廖永忠、宋濂等,或被下毒、或被赐死、或满门抄斩,即使是低调的徐达,彻底退休不过问政事的汤和也受到了他的猜忌,只有常遇春因为英年早逝免于被猜忌的命运。
常遇春不一定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臣子,却无疑是朱元璋最欣赏、最喜爱的将领。这应该与常遇春的性格有关。常遇春一生高调、霸气无比。在他第一次见到朱元璋的时候就直截了当的要职位,说我就是来做先锋的,当朱元璋讥讽他:“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常遇春也没有气馁,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固请”,直到朱元璋答应为止。最终采石一战,常遇春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常遇春以个人勇武闻名,每战必身先士卒。采石矶之战中,面对元朝水军,他乘一小船,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在大破陈友谅的潘阳湖一战中,常遇春奋勇当先,射伤张定边,勇救朱元璋,最后论功第一。北伐期间,常遇春既是副元帅也是先锋官,他率领的先头部队在塔儿湾与元军遭遇,常遇春亲身突阵,在洛水之北击溃元军主力,史称塔儿湾大捷。
朱元璋曾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他也霸气回应,只要给他十万兵马,就可以横行天下。
最能体现常遇春性格的是九华山之战,战后,他让人带话给陈友谅:“你陈友谅就是我常遇春打败的”,别人唯恐被敌人惦记上,他却唯恐别人不知道他。这种打了人之后自报姓名的高调行为极为生动的体现了常遇春的性格特点,那就是霸气和耿直。
此外,常遇春还有个不良嗜好,就是杀降,当年攻陷池州时,他想将三万陈军全部坑杀,统帅徐达表示请示后再定,朱元璋也表示不能杀降,但命令到达池州前,常遇春已经先斩后奏,把俘虏坑杀得只剩300人!而这三百人还是常遇春留下给陈友谅传话用,否则就是一个不剩!
朱元璋对此也没少批评他,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一次有实质性的处罚。
也许,正是因为常遇春耿直高调,不藏着掖着,且有“杀降”的污点,才让朱元璋如此放心,从未猜忌。
只是不知道,常遇春如果高寿,朱元璋能不能容下他。
六、赵充国 赵充国是拥立汉宣帝继位的功臣之一,由此得到了宣帝无条件的信任。
前73年,赵充国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兵征讨匈奴,他出塞一千八百多里,在候山大败匈奴。次年,匈奴十万骑兵大举反攻,宣帝又派赵充国率四万骑兵驻守五原抗击匈奴,匈奴单于摄于赵充国的威名,罢兵退去。
前61年,羌人叛乱,年逾七十的赵充国仍备受宣帝信任,督兵西陲,他迅速出师,到达湟水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
这时宣帝已征发六万骑兵准备大战。酒泉太守辛武贤也上奏:羌人以畜产为生,汉军分兵出击,就算不能全灭,只要夺了他们的牛羊,羌人必定胆丧,望风归降。
然而赵充国却认为辛武贤之策不妥,于是上书宣帝:对羌族各部,应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先零部落,宽恕胁从者破、开等部落,选择良吏抚慰羌民,才是万全之策。
宣帝虽然非常赞同辛武贤的意见,但不想驳了老将军的面子,于是将奏书发给群臣讨论。结果公卿都以为先零部落兵马强盛,应当先铁血征服依附先零的破、开部落,意见与赵充国完全相反。
宣帝于是将群臣的意见发给赵充国,命他“引兵便道西并进”。
赵充国受到皇帝指责,却并未放弃,他先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不奉诏,然后再次上书陈述厉害,最终宣帝无奈,“纳其策”。
于是赵充国驱逐先零羌,对其余部落秋毫无犯,最终羌乱“不烦兵而平”。
然而,赵充国平叛回朝后,论功行赏,宣帝却又犯了难,因为老将军功劳虽高,却对羌人杀伤不大,汉军功爵最讲斩虏数,但赵充国斩首远远不够,俘虏还被他全给放跑了,这叫朝廷如何封赏?
赵充国笑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内平”,老夫一把年纪了,哪还有争强好利之心,如果天下太平不用打仗,吾之所愿也。
宣帝由此更加信任赵充国。
赵充国八十岁时,向宣帝请求致仕,宣帝不肯,直到他三次上书,宣帝才依依不舍放其归家,此后六年,宣帝经常派使者前去慰问,并且一遇到“四夷”问题,必然向老将军咨询。直到前52年,八十六岁的赵充国去世。
赵充国去世后,汉宣帝甚为悲痛,辍朝三日,赐谥号“壮侯”。次年,宣帝又想起了赵充国的功绩,于是便有了将功臣绘像未央宫的想法,最终赵充国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第四,为这段君臣佳话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胤祥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兼柱石。
雍正信任胤祥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载,雍正继位的第二天,便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之一,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礼部,并全权负责西北的军事。雍正三年,胤祥除了继续以前的职司外,又加议政大臣,领圆明园八旗禁军,总理营田水利,办理雍王府藩邸、陵寝事务,筹办军需,还要承担雍正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诸多差务,职任之多为历代罕见。
对此,雍正曾经十分感慨地说:“朕实赖王弟多亦。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雍正七年,胤祥又加军机大臣,负责西北两路军机,准噶尔部被平定后,增仪仗一倍。另外,雍正还下诏,令原来只归胤祥兼管的佐领人丁全部划归怡亲王府属下,又于亲王定额之外增加护卫17员,仪仗中也增加豹尾枪、长杆刀各二,以突出他与其他亲王的不同。
除此之外,雍正还将自己万年吉地附近的一块“上吉之壤”赐给他,以做其建坟安葬之用。
胤祥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也是第一位非清朝初期立过赫赫战功的铁帽子王。雍正八年胤祥去世,雍正悲痛以致昏厥,上谥号为“贤”,并将其名“允祥”改回“胤祥”,成为历代,也是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胤禛、胤祥兄弟君臣之间的至诚相托和忠心以报,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极为罕见的,世人也经常用“棠棣情深”来形容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大家还知道历史上有谁从未收到过皇帝的猜忌?敬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