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祭朱:缅怀民族伟人,共铸国家复兴魂》
清明佳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乃是一个尊崇先贤,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自1935年起,民国政府便规定每年必须派遣专人前往轩辕黄帝陵,以举行庄严的祭扫仪式,同时,还对周陵、茂陵、昭陵等历史圣地予以了崇高的祭奠。
祭拜黄帝陵的习俗,源起于王莽时期。自那时起,历经朝代的更迭,尽管元朝的统治者未曾承认黄帝,但即便是在清朝,每逢重大事件,统治者亦会亲赴黄帝陵献祭,以此彰显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
1934年,民国政府在祭扫茂陵之际,一并祭拜了汉武帝、霍去病、卫青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英勇开拓疆土的民族英雄。在此背景下,他们提出了“复兴中华,恢复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收复四省失地”的口号。显而易见,他们希望通过祭拜这些先贤,待到民族复兴之时,驱逐倭寇,收复东北。
1936年,邵元冲、于右任、戴传贤三人向国民政府提议,将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纳入国家祭扫名录。理由是“明太祖是民族国家光复之伟人,功勋卓著”,加之明孝陵位于南京,民国政府遂同意将明孝陵纳入国家祭扫名录。
其实,民国政府祭扫明孝陵本就是顺应历史潮流,水到渠成之事。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的口号便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在推翻满清后的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便率领政要一同祭祀了明孝陵。在《祭明太祖文》中,孙中山提到:“国家外患,振古有闻,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罢疲。清朝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迭起迭挫,至于二百六十有八年。呜呼!我高皇帝时怨时恫,亦二百六十有八年也。……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议,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无已,实维我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牖启后人,成兹鸿业。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敬于文奉身引退之前,代表国民,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实鉴临之。敬告”
在《谒明太祖陵文》中,孙中山提到:“昔宋政不纲,辽元承运,扰乱中夏,神人共愤。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禹域清明,污涤腥膻。盖中夏见制于边境小夷者数矣,其驱除光复之勋,未有能及太祖之伟业者也。后世子孙不肖,不能续厥武,委政小人,为犹不远,卵翼东胡,坐滋强大,因缘盗乱,入据神京。”
这两篇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将自己视为朱元璋事业的继承者,而民国的建立则意味着结束了中华268年的亡国史,终于光复汉室。辛亥革命能够最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正是得益于朱元璋的庇佑。在孙中山及其同志心中,大汉族主义情绪高涨。
1936年,在通过祭拜明孝陵的决定后,4月5日,国民政府主席杨森、蒋介石、冯玉祥等600余人共同祭拜了朱元璋。在杨森的祭文中提到:“惟帝天授智勇,奄奠寰区,奋民族之威灵,复黄炎之疆域,以三十年栉风沐雨,开二百载大业丕基,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同符高见,远超唐宋。今者奠都建业,近接山陵,仰龙蟠虎踞之形,思济世安民之德,忠行秩祀,式荐苾芬,冀灵爽之凭依,佑生民于无既,伏惟昭假,鉴此悃诚,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