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三省实权变迁:尚书省率先失势之谜
在探寻古代历史的奥秘时,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的中央行政体系独具特色,其核心便是“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三者各司其职,构成了朝廷的行政中枢。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省”中的实权逐渐被蚕食,尤其是那个在名义上地位最高的尚书省,更是首当其冲,失去了往日的权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追溯至汉光武帝刘秀登基之际,他推行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变革,使得尚书台成为了朝政的核心。然而,随着尚书台权力的日益膨胀,它不仅机构庞大,效率低下,更对皇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诸多政权都纷纷出台了旨在削弱尚书台权力的改革措施,中书省和门下省便是其中的代表。
原本是皇帝内廷机构的中书和门下,因权力转移而逐渐演变为外朝机构。由于它们的前身是内廷机构,因此与皇权的关系更为紧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有政权出现了中书权势超过尚书的现象,如南陈便是其中一例。而给尚书省(尚书省)带来致命打击的,则是隋文帝杨坚。
杨坚掌权后,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尽管尚书省在“三省”中的地位看似最高,其长官官阶为二品,而中书省和门下省长官仅为三品,但关键的中央决策权却完全落入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手中。此外,隋朝还采取了其他削弱尚书省的措施,如整个隋朝只有一个尚书令(杨素)存活。
可以说,削弱尚书省的趋势自东汉末年便已形成。唐朝初年,这一趋势得到了制度化的体现,例如空置尚书令职位。尽管如此,在贞观年间,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存在效率问题,加之皇帝的特殊情况,尚书省的长官依然主持宰相会议,因此尚书省在此时仍保留了实权,其长官更是宰相们的首席。
然而,随着唐高宗李治继位,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被整合为政事堂,宰相会议的主持权也转移到了政事堂的首席中书令手中。政事堂的建立,标志着尚书省的长官被彻底排除在中央决策流程之外,政事堂直接对接六部。这一持续数百年的削弱尚书省的运动终于完成,尚书省也成为了“三省”中第一个失去实权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