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落魄副司令 工厂重逢 工人感叹:他该掌军令!
新知漫谈
1955年的金秋十月,一个充满喜悦与庆祝的日子。10月1日上午,首都的天安门广场上,洋溢着节日的欢腾气氛。十里长安街两旁,鲜花与彩旗相互映衬,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的指战员们,身着焕然一新的军装,佩戴着崭新的军衔肩章,整齐地排列在无数面鲜艳的红旗之下,等待着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9时50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首都人民庆祝建国6周年大会开始!”随着军乐团奏响雄壮的国歌和隆隆的礼炮声,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陪同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乘坐阅兵车,从天安门出发,检阅陆、海、空军各部队。
10点整,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伴随着《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天安门广场。最前列的,是一位不到40岁的将军,他身着少将礼服,英姿飒爽,引领着受阅部队整齐地行进。这位将军的英姿,引得观礼台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代表,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
这位年轻的将军名叫吴华夺,是一位从未上过正规军校,但却长期从事军队教育工作的传奇人物。
一、 1917年,吴华夺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新县陈店乡细吴村。他的父亲吴文保是当地红枪会的头头,在大革命高潮时,领导成立了陈店乡苏维埃政府,并在党的指导下,将红枪会改编为红军的一个团,吴文保担任了这个团的党代表。
那时的吴华夺虽然年纪轻轻,但对父亲十分崇拜,一心想加入父亲的队伍。一次,父亲带着队伍攻打地主的一个山寨,吴华夺也偷偷跟了上去。被父亲发现后,吴华夺坚决要求加入红军,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红小鬼”。
在这次战斗中,红军没费什么力气就歼灭了敌人,还缴获了敌人的十几支枪,包括一支敌人头目使用的手枪。吴文保对这支手枪爱不释手,经请示上级后,留下来给自己做了佩枪。
由于当时手枪是个稀罕东西,吴华夺对父亲的这支手枪一直心痒痒,便瞅个机会把父亲的枪偷了出来,并偷偷跑到田野里练枪。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在练枪的过程中,吴华夺不小心把老百姓的一头黄牛给打死了。
红军向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见自己的儿子打死了老百姓的牛,吴文保大发雷霆,准备下令枪毙儿子。幸好其他同志说情,说吴华夺还是个孩子,这才保住了吴华夺的性命。吴文保严肃地对吴华夺说:“以后再胡捣蛋,非把你毙了不可!”
经过这次教训,吴华夺深刻体会到了纪律的重要性,不仅严格遵守所有纪律规定,还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他样样都学得有模有样。
1929年春,吴华夺的父亲吴文保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吴华夺带着对敌人的仇恨,迅速地成长了起来。经过多年在战场上的摔打,他的军事技能日臻成熟,逐渐成长为一位有胆有识的军事指挥员。
二、 1934年11月,担任手枪团分队长的吴华夺,随红二十五军开始了长征。他的这支手枪团分队的成员,大多是在战斗中牺牲的先烈的孤儿,平均年龄还不到18岁。作为分队长的吴华夺,也才刚满17岁。
长征后不久,红二十五军在方城、叶县之间的独树镇与敌人遭遇,双方展开了激战。那天狂风四起雨雪交加;很多战士们的枪栓冻得拉不开。吴华夺灵机一动,把小便解到枪上,然后推上子弹,率先杀入敌阵。其他战士也如法炮制,一个个如猛虎下山,打得敌人丢下五百多具尸体,落荒而逃。
1940年5月,时任新四军五支队八团一营营长的吴华夺,正奉命率部在皖东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情报:日、伪军大队人马准备由来安进剿我淮南根据地,于是决定趁敌不备,夜袭来安城,歼灭敌人。
凌晨3时,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包围了来安城下。敌人根本不知道来安还有我军,丝毫没有防范,吴华夺的一营很快便摸进城内,将700多名日军逼进一个大四合院内。日军拼命抵抗、吴华夺当机果断下达火攻的命令,一把火烧死日伪军700余人,取得了震动皖东的“来安大捷”。
吴华夺打仗,向来敢于硬碰硬、善于攻坚而著称。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过著名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吴华夺也渐渐成长为我军一名威震敌胆的勇将。
三、 1955年9月27日,年仅38岁的吴华夺,身着新式海蓝色军礼服,在怀仁堂参加了我军的首次大授衔仪式,成为我军最年轻的将军之一。
授勋典礼结束后,周总理宜布了一条消息:“国庆节,毛主席将在天安门城楼阅兵,准备选一名将军作为阅兵的领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姿!”
听到这个消息,台下1400余名将军欢声雷动。能在国庆大典中作为领队,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无疑是一生中最高的荣誉。因此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担任这个领队。
这次受阅部队的总指挥是杨成武上将。他对于领队的挑选非常严格,要求年轻、威武、雄健,相貌威严而端庄,有标准的军人风度,还要有非凡的战斗经历。
根据上述要求,杨成武最后选中了年仅38岁的吴华夺。他的理由是:吴华夺虽没有上过学,也不是什么军校毕业的,但他自幼在军营里摔打磨炼,那近1.80米的身材,那一张英俊的脸庞,无不透着军人所特有的刚毅、机智与千炼。还有那一套标准的军人动作,稳健有力的正步,加上从事军事院校工作多年的经验,这是众多将军所无法相比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
吴华夺也没有让中央失望。在检阅仪式上,吴华夺迈着标准的正步,走在受阅部队之前,侧目、敬礼、拔正步,一整套动作熟练而威严,赢得了观礼台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人士、50多个国家二千余名代表的阵阵掌声。
四、 参加阅兵式时的吴华夺,职务是南京军事学院的行政管理部长,主要工作是协助刘伯承院长狠抓学院的行政管理和正规化建设。针对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工作千头万绪的现状,他向刘伯承提出“组织起来,团结会师、建立正规的生活秩序”的建议,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时的军事学院使用的军事教材除了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文献,以及军的战例外,对外军的战例以及军队的条令条例涉猎得不多,尤其是对美军、国民党军的很多战例,一直讳莫如深。吴华夺认为军事教材不应该将美军、国民党军的很多战例拒之门外,于是在学院成立了学术研究室和学术研究会,采用专业研究和群众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出了一系列重点突出而又更加完善的教材。他的这一作法,也得到了刘伯承队长的肯定和表扬。
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的十几年中,吴华夺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却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面对这种局面,吴华夺始终坚持真理,光明磊落,从不说一句违心的话,从不做一件违心的事,与那些人进行了坚决的抗争。随后,他被加上了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先是从南京学院被调任兰州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后又被下放到西安热电厂劳动。
在西安热电厂劳动期间,吴华夺非常低调,从不对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连厂领导也不知道他是一位开国将军。所以安排他干最累的工作。
有一次,吴华夺的老战友、21军副军长彭思忠来热电厂检查工作,看到吴华夺穿着一身满是油污的工作服,正在车间里用铁锹用力地铲煤时,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走上前去,向吴华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彭思忠是吴华夺的老部下,解放战争时期,吴华夺在担任华野二纵副参谋长兼五师师长时,彭思忠是该师的副师长。
见副军长给一个铲煤工敬礼,热电厂的领导和工人也都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老吴”,竟然是比副军长还要大的领导。
彭思忠走后,厂领导提出要给吴华夺换一个轻松的工作,却被吴华夺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自己是来参加劳动的,何况自己身体很好,那些轻松的工作,应该让给那些年龄大、身体不好的同志。
五、 后来,吴华夺被上级调离工作了三年的陕西热电厂,出任陕西军区副司令,主管陕西国防办的日常工作。
据陕西国防办一位同志回忆,吴华夺这个副司令很少坐办公室,而是整天沉到下面的工厂进行调查研究。当时陕西国防办管辖的60多个工厂和研究所,他几乎跑遍了,小本子上记的密密麻麻的。吴华夺同志的记忆力尤其惊人,哪个工厂生产什么产品,进度怎样,他一清二楚,不翻小本子,也能说出来。
这位同志记得,在秦岭公司搞清仓挖潜时,吴华夺蹲点20多天,几乎没有按时睡过觉。他把清仓挖潜列了若干个题目,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过,不搞清楚绝不罢休。同时还充分发动群众,清理出了大量的积压产品和物资。在1974年的全国国防工业会议上,秦岭公司还作为清仓挖潜的先进典型介绍了经验。
1987年3月,年过七旬的吴华夺从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离休后的他,仍然保持我军优良传统和老红军本色,关心党的事业的军队的建设,将精力投入到用革命传统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中,直到1997年去世。
参考资料: 中国军网:《年仅12岁的他当了红军,跟着父亲走上了革命道路》 《党史博览》:《开国少将吴华夺人生中的非凡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