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二张之首 张纮史影之谜
时间:
在探讨汉末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东吴的两位杰出名臣,他们被合称为“二张”:一位是来自彭城的张昭,另一位则是广陵出身的张纮。然而,与那位被誉为“江东微末之士”的张昭相比,这位被称为“二张”之一的东吴重臣张纮在史书中的存在感似乎显得较为薄弱,许多热衷于吴国历史的爱好者往往对此有所忽视。那么,张纮在史书中为何存在感不强呢?以下,我以个人的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孙策、孙权兄弟与江东文士(尤其是江东本土士族和部分南迁士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孙权获封吴王的黄初二年(221年)前后,除了少数例外,东吴的文臣们才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如顾雍、步骘等人。然而,张纮去世于建安十七年(212年),未能赶上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其次,根据裴松之的注解,张昭和张纮在追随孙策后,分工明确:“常令一人居守,一人从征讨”,而担任“从征讨”一职的正是张纮。因此,张纮许多早年事迹很可能被归功于孙策,正如曹魏的荀攸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孙权继位后,张纮出任会稽东部都尉,长时间驻守相对稳定的长江下游地区。
第三,史书记载,张纮在孙策遇刺身亡之前,曾被派往许昌为曹操控制的东汉朝廷效力(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直到孙权继位后,张纮才重返江东,并被曹操任命为会稽东部都尉。换言之,张纮错过了孙氏兄弟交接的关键时刻,身上还背负着“曹操任命”的敏感官职。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重返江东的张纮在孙权集团内部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尽管孙权表面上对张纮表示尊重,但实际上对他有所防范。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前后,张纮才重新赢得了孙权的信任。然而,此时的张纮寿命已经所剩无几,不到四年。因此,他在史书中的存在感自然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