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国人口剧变:七千万至四亿的跌宕之谜
清朝晚期,孙中山先生在演讲时,常以激昂的语气宣称:“我四万万中国同胞”。这个“四万万”的数字,虽然其来源或许并不那么重要,但无疑,它清晰地揭示了清朝末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四个亿这一史实。
相较于我们今天14亿人口的庞大体量,四个亿的人口数量似乎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然而,这一数字却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创造了所有王朝的最高纪录。即便是在唐朝盛世,疆域辽阔,人口也不过是1亿。
然而,当清朝入关之际,因连年战乱,人口已降至约5000万。至康熙年间,人口虽略有回升,但也仅维持在7000万左右。
康雍乾三朝,是大清的巅峰时期。乾隆末年,人口已增至3亿。然而,自道光年间起,清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尽管农民起义和列强入侵此起彼伏,但人口并未随之减少,反而略有上升。到了清末,人口竟达到了4亿。
通常情况下,人口变化与王朝兴衰呈正相关。王朝末年战乱不断,人口锐减;新王朝建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则呈上升趋势。但清朝却反其道而行之,王朝末期人口竟是最多的,且创下历届王朝的最高纪录。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经济压力减轻,多生有利可图 2017年,我国放开二胎政策,鼓励生育,但效果并不理想。2021年,政策进一步放宽,允许生三胎,但现状仍未改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养娃成本过高。
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没有几十万是下不来的。若“不幸”生个男孩,还需为其置办“一套房”,而这套房的成本,甚至比养大一个孩子还要高。因此,生与不生,完全取决于“经济基础”。这不仅适用于现代,同样也适用于古代。
在古代,养孩子相对简单,只要能吃饱饭即可。然而,古代农民的税赋负担却十分沉重。他们一年辛苦耕作,大部分收入都要上交赋税,剩下的仅够维持生计,甚至还要背负债务。
在雍正之前,清朝的赋税征收是按人头计算的。家里人口越多,要交的赋税也越多,这限制了人们的生育欲望。人们只希望有一个男孩能传宗接代,多生一个孩子,就多一份负担。如果生个女孩,那更是“赔钱货”。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人口是一个重要指标。人口增长,代表国力强盛,也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税收和兵源。为了解决人口问题,1712年,康熙皇帝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从1712年后出生的男孩,无需缴纳赋税。
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生育欲望。同样地,种地收入有限,但家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赋税,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成果不变,劳动成本却直线上升。如今,有了这个政策,人们就可以多要几个男孩,去种更多的地,或者从事商业、手工业,为家庭增加收入。至于养孩子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成本不变,利润翻倍,这种好事,当然抢着去干。
因此,从康熙开始,清朝人口开始大幅增长。
“按人头收税”的制度在早期并无问题。但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土地掌握在少数地主阶级手中。然而,他们手中的土地数量与家庭人口并不成比例。即便是手握百亩、千亩、万亩的大地主,家里的人口也不会超过10个。
这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国家损失了大量税收。大地主创造的财富是普通人的千倍、万倍,但国家无法征税,这些财富全部被地主占有。二是百姓越来越穷。普通百姓终其一生没有剩余财富,更无法实现阶层跃迁。
因此,到了雍正时代,他勇敢地打破了这一规则,提出了“摊丁入亩”。所谓“摊丁入亩”,就是改变按人头收税的规则,开始按照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量征税。谁占有的土地越多,谁交的税就越多,不管家里有几口人。
这种“经济压力”就从普通百姓转移到了大地主身上。百姓负担减轻,自然愿意多生孩子。在以前,生孩子是负担,现在,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多一个收入来源。
因此,从雍正到乾隆,清朝人口数量激增,直接突破一亿大关,迈入3亿。
粮食品种丰富,吃饭问题得到解决 在明清之前,人们的主要粮食是“米麦”。然而,“米麦”是一种娇贵的农作物,需要精心照顾。一旦遭遇天灾,可能就会绝收,引发饥荒。
在中国历史上,人口减少主要有两种原因:战争和饥荒。然而,自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美洲的农作物红薯、土豆、玉米传入中国后,饥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其中,红薯的传入颇有一番周折。万历年间,有个叫陈振龙的秀才,多次未能考上举人,心灰意冷之下,决定下南洋经商。在菲律宾,他见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农作物,非常好养活,产量高,一亩地能产出6000斤。而在当时的中国,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只有300斤。
这种农作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红薯,又称番薯。实际上,红薯并非菲律宾原产,而是原产于美洲。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西班牙将红薯从美洲带到了菲律宾。
陈振龙想带几颗红薯苗回去,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红薯苗混在吸水的粗绳子里,买通了码头工作人员,悄悄地混上了船,最终将这几颗珍贵的红薯苗带回了中国。
回到中国后,恰逢当年大旱,而陈振龙种下的红薯却获得了丰收。这引起了衙门的注意,于是决定大力推广这种农作物。
红薯在缺少粮食的年代,是一种非常好的救荒粮食。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红薯为何能救命,但据我父亲讲述,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只能吃红薯。天天都是红薯,导致他现在根本不吃红薯,因为小时候吃得太多了。
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农作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淀粉含量高,容易让人饱腹。然而,在中华菜谱中,这三种农作物却很少出现,因为它们做不出什么花样。红薯只能蒸一蒸,土豆只能炸薯条,玉米只能做成粥。
尽管口感一般,但它们在粮食减产、发生饥荒时却能救命。清朝在康雍乾三朝后,社会趋于稳定,新式农作物被广泛种植,饥荒死亡人口也大幅减少。
新生人口增加,人口寿命延长,人口数量自然上升。
统计口径变化,从“户”到“人” 乾隆时期人口激增,与统计口径的变化也密切相关。
以前的人口统计是以“户”为单位。康熙初年,全国人口统计不到1000万户,至于一户人家有几口人,并不确定,这也导致具体人口数不固定。
雍正时代,统计人口发生变化,以“丁”为单位。所谓“丁”就是成年男子,这样女子和儿童就被忽略了,无法真实反映全国总人口。
乾隆时代,统计口径再次发生变化,不再以“户”和“丁”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一个算一个,这与我们现在的人口普查有些相似。
正是这种统计口径的变化,让以前隐藏起来的人口全部暴露出来,人口数量也发生了大幅上涨。这种统计口径的变化,其实是乾隆耍的一个小聪明。他认为,人口数量越大,证明国家越强大,想借此向外界炫耀自己的厉害。
尽管清朝在200多年间人口激增,康熙和雍正也做出了有利于百姓的决定,但我们应明白一个事实:清朝的盛世,仅仅是权贵阶层的盛世,普通底层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
英国人马戈尔尼来中国时,原本想寻找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大国,却没想到满眼看到的都是贫穷。他在书中写道:遍地都是惊人的贫穷,人们衣衫褴褛,我们扔掉的东西,他们都抢着吃。无论是在舟山,还是在去北京的路上,都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房屋通常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
藏富于国,而不是藏富于民,也许,这就是清朝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