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母阻长平悲剧 王不听为最大悲哀
在公元前262年的那个岁月,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长平之战。这场战役,秦、赵两国动员了总计85万的军队,在长平之地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对决。战火燃烧了两年有余,硝烟弥漫,血雨腥风,战争的残酷程度无以言表。
赵王在战局不利之时,竟然临阵易将,用赵括取而代之廉颇。这一决策的失误,无疑为赵国的败局埋下了伏笔。最终,赵国军队在长平之战中遭受了惨痛的失败,45万英勇将士被坑杀,赵国的国力因此大损。自此,六国再无力量与秦国抗衡,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由此加速。
长平之战,战场上的血流成河,漂橹沉没,其惨烈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作为赵国的军事统帅,赵括自诩“天下莫能当”,却最终沦为“纸上谈兵”的笑柄。南宋文学家徐钧曾有一首诗,讽刺了赵括的悲剧:
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 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这首诗不仅揭示了赵括纸上谈兵的荒谬,还提到了赵括的母亲对战争结果的预见。遗憾的是,当时的赵王并没有采纳母亲的忠告。
提及赵括,就不能不追溯到他的父亲——赵奢。作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赵奢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与廉颇并驾齐驱,勇猛无比。在赵惠文王时期,秦国攻打韩国,赵惠文王派廉颇前去营救,但廉颇认为路途遥远,难以救援。无奈之下,赵惠文王只得求助于赵奢,赵奢果断出兵,最终在阏与大败秦军,让廉颇自愧不如。
赵奢用兵有谋略,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对待士卒宽厚,深受将士们的尊敬。然而,他的儿子赵括却与他截然不同。
赵括,嬴姓,赵氏,从小熟读兵法,面对父亲也毫不畏惧。一次,赵奢与赵括谈论战场布阵之术,赵括滔滔不绝,自信满满。然而,赵奢却认为赵括过于轻视战争,这并非好事。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进入胶着状态,赵国名将廉颇与秦国名将白起展开激战。双方都是沙场老将,白起虽勇猛,但廉颇防守严密,使秦军难以突破。然而,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多次催促廉颇进攻,甚至有换掉廉颇的意图。
秦国也深知廉颇不好对付,为了促使赵孝成王换掉廉颇,秦国丞相范睢使用反间计,散布谣言:“廉颇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当数赵奢之子赵括。”
赵孝成王信以为真,召赵括入宫,赵括兴奋不已,面对赵孝成王的询问,他滔滔不绝地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宣称:“若用我替换廉颇,打败秦国不在话下。”赵孝成王大喜,认为赵括的能力确实在廉颇之上,于是重赏赵括,决定派他率军出征,以求迅速打败秦国。
赵括被任命为将军后,赵奢麾下的旧将们纷纷来祝贺,有的送来重礼,赵括全盘接受,对部下也不够尊重。赵括之母(简称赵母)看在眼里,十分担忧。在大军出发之前,赵母决定入宫面见赵孝成王,希望能够阻止儿子为将。
赵母入宫上书,对赵王说:“我儿赵括决不能为将,请大王收回成命。”
赵孝成王非常纳闷,欲闻其详,赵母解释说:
“赵括之父赵奢在世时,国君赏赐他的东西,他都悉数分给将士们,每当领兵在外,从来不过问家中之事。因此,三军将士都非常尊敬赵奢,对赵奢言听计从。现在赵括做了将军,他把国君赏赐的礼物全部收藏在家,将士们来拜访他,他都不正眼看一下,出征在即将之际,他还在想着购买田宅。可见,赵括和他父亲赵奢的心志是不同的,他父亲当年屡屡打胜仗,若派赵括为将,恐怕赵国必败。”
《史记》记载: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赵孝成王听得有些不耐烦,对赵母说:“我意已决,你不必多说。”
赵母见赵王不听,最后说了一句:
“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坐。”
意思是说:如果大王非要派他做将军,如果他战败了,你不能牵连我。
公元前260年,赵括率赵军主力攻打秦军,中了白起之计,赵军粮道被断,断粮46天,饿死军卒无数。赵括组织精锐强行突围,却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群龙无首,纷纷向秦军投降。最终,赵军几乎全部被白起坑杀,仅有240名年纪较小的士兵被放回赵国。
长平惨败,赵国上下一片震惊,从此,赵国元气大伤。秦军傲视群雄,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笔者观点:近年来,很多人为赵括翻案,认为赵括也有冤枉之处。然而,结合史料来看,赵括的确有贪功冒进、刚愎自用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巧是廉颇没有的。再加上赵孝成王急于求胜、秦将白起狡黠,因此,长平之败,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不可否认的是,长平之战的最大转折点,还是赵孝成王以赵括替换廉颇,说到底,是赵孝成王用人失误。知子莫若母,赵括之母已经亲自入宫阻止自己的儿子为将,但赵王不听。结果,战争的结局正如赵母所预言的一样,这才是赵国最可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