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历史 > 古代人物 >

姜子牙离世 周王朝烹后裔?狡兔死走狗烹之谜

时间:

在封建制度尚未稳固之前,我国历经了奴隶制社会的艰难时期。然而,从国家变迁的角度来看,奴隶制社会的演变与封建社会有着相似之处。最初,夏朝由大禹之子启所建立,后来历经夏桀的统治,因其暴虐无道,最终引发了商汤伐夏,实现了朝代更替。

商朝在诸多方面超越了夏朝,甚至出现了最早的甲骨文,因此,有关商朝的信息更为丰富。然而,与夏朝相似的是,多年之后的殷商也重蹈覆辙。在商朝统治后期,出现了暴君商纣王,他宠爱妲己,荒废朝政,导致民不聊生,引发了周部落等势力反抗。

然而,周文王并未急于动手,而是采取长远之策。他不仅邀请当时渭水垂钓的大军事家姜子牙为自己出谋划策,还辅佐周围稳固势力,帮助周武王灭商建周,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姜子牙离世之后,周王朝立刻杀了他的后裔,这难道真的是“兔死狗烹”吗?

姜子牙及其家族 由于年代久远,史书中关于姜子牙及其家族的记载并不多。从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分析,虽然对姜家的记载大多停留在太公望建国的发展阶段,但依然可以从中获取一些重要信息。姜子牙原名姜尚,其祖先曾参与大禹治水,立下赫赫战功。

随着局面的稳定,其家族被册封在“吕”地,因此也有以吕为姓氏的族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姜子牙的家族逐渐走向没落,传说到他这一代,家族生活穷困潦倒,甚至在商朝国都朝歌卖肉。尽管心中有才华,却无人重用。

后听说周文王求贤若渴,便用渭水垂钓来试探,这才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在周文王的邀请下,姜子牙决定为其效力,初到周地就已经立下头功。

当时殷商势力强大,周文王前去拜访时被抓捕囚禁,周国陷入空前恐慌。此时,姜子牙依然拿捏纣王的性格,便与臣下商量,通过进献美女的方式赎回周文王。也正因如此,见识到姜子牙能力的周文王在归国之后重用了他。

对于这段前期历史的记载同样不够详细,就连姜子牙的出生地和生卒年月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少年时期的姜子牙家庭已经落败。虽然到周武王时期已经年老,但年轻时候的姜子牙武功高超,并且熟读兵法。

在归顺周文王之前,姜子牙还曾做过商朝小官,并不是什么政治成员,专管一些杀鸡宰羊之类的后勤工作。因为在朝歌多年,亲眼目睹了商纣王的奢靡和好色。

也正是在此时,姜子牙听说周国西伯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有不少底层百姓纷纷前来投靠,周围的侯邦小国甚至走向了联合。而周文王本人也十分勤俭,以诚待人,颇具威望。

姜子牙认为周文王“审时度势,智多识广,而自己尝事纣,料纣无道,当君亡国灭”,姜子牙很快就决定投靠周文王。而为水垂钓这件事,只是对他的最后一道考验。

辅佐武王讨灭商朝 周文王虽然有进攻商朝的想法,但还没有付诸实践就去世了。他死后,儿子周武王继承了遗志,在姜子牙的指点下,不断厉兵秣马,整装待发,甚至还训练了战斗力强大的虎贲勇士,大约有3000人之多,另外还有300辆兵车,以及4.5万士兵全都准备就绪。

反观此时的商纣王,因为东夷发生了叛乱,目前正在调集兵力向东进发。周武王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下达了作战的指令,率领大军向商朝进发。后者得知消息时,武王已经率领军队到达牧野,首都朝歌岌岌可危。

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因为大军难以回转,商纣王在无奈之下,只能调集17万奴隶仓促应战。虽然这一批人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个人素质也难以与作战士兵相匹敌,但胜在数量极多,周武王依然不敢轻敌。

看到蜂拥而至的奴隶大军,他先下令老师姜子牙带领精兵杀进敌军中进行挑战,一来是为了试探虚实,二来可以对敌人进行牵制和迷惑,放松其戒心,以便取得战争的胜利。很快,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就发生了。

商朝所派出的奴隶大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被奴隶和压迫许久的无辜百姓,真正是“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其中不乏有奴隶和战俘早就想归顺周武王,所以当两军对峙之时,商朝军队临阵倒戈,纷纷调转矛头让开道路帮助周武王作战。

剩下的部分军队也人心惶惶,最终在黄昏时刻,商纣王所派出的“十几万大军”土崩瓦解,他只能仓皇逃回首都朝歌。根据《左传》中的记载,“纣王克东夷而陨其身”,因为西线军队的巨大空虚而导致了今日的失败。

如今他孤身一人站在朝歌城中,想到自己平常作恶多端,一旦成为俘虏,定然是被百般羞辱之后碎尸万段。所以来到鹿台之上,身穿锦绣华丽服装,带着此地所有的财宝一同自焚身亡。

伴随着周武王率众位诸侯进入朝歌,传承了700余年的殷商政权灭亡,西周建立。此后,周武王对建立功勋的文臣和将军进行分封。姜子牙作为自己的老师,是首先接受册封的一个,他被安排在营丘地区,后来开创了齐国。

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这里因为靠近渤海,水土流失严重,不仅粮食难以种植,人口也十分稀少。但姜子牙却不以为意,他带领自己的后代们辟荒草而居蓬莱。

《齐太公世家》中曾记载姜子牙到达此地后“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从这里就能看出姜子牙个人能力的强大,但这对于他们家族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后代及家族状况 所谓的功高震主并不一定只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在当下依旧存在。周武王之所以把姜子牙册封在偏远地区,就是因为其锋芒毕露而有意削弱其家族势力。不曾想姜子牙却通过努力让此地焕发生机,封地齐很快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平稳运行不久之后,姜子牙家族对周王朝的作用再次体现了出来。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成王继位,由于年幼,他的叔叔周公旦代替他治理朝政。此时,纣王的儿子武庚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便暗中勾结此前商朝的亲戚进行叛乱。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山东地区的17个小诸侯国都响应了武庚的叛乱行为,刚建立不久的西周政权再度面临灭亡的危险。千钧一发之际,姜子牙的后代家族决定支持周成王,再次率兵东征。此时的姜家已经发展到十分恐怖的地步,东南西北方向的叛乱势力都能从容应对。

周成王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将讨伐叛军的重任交给了姜子牙的后代,使用周王的名义进行作战,并且取得了巨大胜利。本以为此次姜家齐地的诸侯统治会得到巩固,不曾想却引起了周王室的猜疑。姜氏家族展现出的强大能力让周王朝十分忌惮。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王朝和齐地诸侯王都在不断改朝换代。由于关系的逐渐疏远,周王室对齐地姜家早就产生了戒备心理,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产生,但都没有真正撕破脸皮正面对抗。一直到公元前11世纪。

周夷王成为西周政权的新任国君。相比于此前的周武王和周文王等,此人只是庸才一个,执政期间不问国事,只贪图享乐,十分奢靡浪费,并且为人凶残霸道,对于已经威胁或潜在威胁自己的势力都怀有防备之心。姜家自然也在其中。

按照周夷王的性格,定然不会允许这样的眼中钉肉中刺存在。他撺掇其他皇室贵族造谣姜家谋反,并利用此项罪名对其大肆指控。这种做法让安分守己的姜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自问对朝廷忠心耿耿,为何如今就变成了叛逆之臣?

从此刻开始,西周王室算是和姜家划清了界限。原本的朝中支持者,也因为不敢与皇室为敌而选择了落井下石,渐渐疏远姜家。齐地姜家逐渐江河日下,很多族人都清楚,这是周王室削弱权力,巩固统治的举动。

本以为适当敲打这场危机就会结束,但让人没想到的这场清算的目的竟然是斩草除根。两年之后,姜家造反的罪名被公之于众,无论其子孙后代怎么辩解,朝廷不管不问。后来齐地国君被周王室处死,家族内部平衡被打破,姜氏也算走到了尽头。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行为和举动来看,姜家两次帮助西周王室稳定江山,但最终却迎来了猜疑和担忧。姜家最终难免“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孙锐泽. 《史记》所载武王伐纣年月日考[J].今古文创,2024,(26):3. [2]洋洋兔. “利”青铜簋——明确记载“武王伐纣”的青铜器[J].家教世界,2024,(01):2. [3]王红蕾.新时期中国大陆影视作品中姜子牙形象演变研究[D].(null),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