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历史 > 古代人物 >

官渡之战 无许攸献策 曹操能否逆袭?

时间:

明确指出,袁绍的败北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需要澄清一点,官渡之战的导火索并非袁绍点燃,而是曹操率先发难。

在传统认知中,官渡之战似乎是由袁绍挑起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三国志·张杨传》的记载,杨素与吕布交好,当曹操围攻吕布时,杨素欲救而不得,于是出兵东市,与吕布形成犄角之势,试图牵制曹操。然而,杨素部将杨丑杀害杨素,反戈一击,曹操趁势将杨丑斩杀,并收编了他的部队。

这场冲突的起因在于曹操围攻吕布,吕布向河内太守张扬求援,张扬虽有心救援,却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率军至东市,与吕布形成夹击之势,试图分散曹操的兵力。曹操攻破下邳,杀死吕布,本以为战事就此结束,却不料张杨部将杨丑杀死张扬,意图投靠曹操,却被眭固所杀。眭固率领部下驻扎于射犬(今河南沁阳东北),意图投靠袁绍,曹操得知后,亲征河内郡,派史涣邀击,最终大破眭固,收编了张扬的大部分部将,并吞并了河内郡。

河内郡位于今天的河南沁阳、温县、焦作一带,地处黄河以北,距离洛阳及郑州不远。曹操将势力范围扩展至黄河以北,实际上是对袁绍的挑衅。在此背景下,袁绍不得不集结兵力对抗曹操,而此时,袁绍刚刚击败公孙瓒,军队尚未得到充分休整。

《献帝传》中记载,沮授和田丰曾劝谏袁绍,认为应该先派使者向天子献上战功,安定民心,待时机成熟再采取行动。然而,袁绍并未听从,而是听从审配与郭图的建议,尤其是郭图,几乎从未提出过正确的意见。袁绍的开战并非没有风险,困难重重。

其次,在官渡之战的整个过程中,袁绍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损兵折将。

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杀颜良;在延津之战中,曹军杀死文丑,袁绍损失了两员大将和数千士兵,这对袁绍军队的士气造成了巨大打击。

官渡之战中,袁绍出动了11万军队,其中骑兵1万,步兵10万。而曹操投入的军队数量虽然没有确切记载,但据推测,至少也有数万之众。

尽管袁绍占据河北四州,曹操占据中原四州,但就兵力而言,两者相差无几。袁绍虽然拥有11万大军,但曹操同样拥有庞大的军队,且曹操在青州黄巾军之战中俘虏了三十万军队,从中选拔精锐,组成了青州兵。

然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投入的军队数量并不多,原因在于他需要防守所有控制区,兵力分散。此外,曹操擅长用兵,不需要太多兵力即可取得胜利。

最后,官渡之战进入僵持状态,双方都陷入了苦战。

袁绍的军队主力已渡过黄河,战争基本在黄河以南展开,这对曹操的补给并无影响。僵持战的关键在于后勤资源,当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退守许都时,荀彧回信表示不能退,此时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

在许攸投降曹操后,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偷袭乌巢,最终击败袁绍。如果没有许攸的叛逃,曹操同样有可能打败袁绍,只是时间会更长,难度更大。

许攸的投降加速了袁绍的败亡,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曹操在攻击袁绍的运粮队方面表现突出,袁绍虽派重兵防守,但黄河以南地形平坦,曹操可以绕至袁绍军队背后攻击粮道。

袁绍的补给线实际上十分脆弱,即使没有许攸,曹操也有可能通过攻击粮道来削弱袁绍的军力。在曹操的用兵策略和袁绍的优柔寡断之间,袁绍的失败似乎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