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降将情谊:皇太极偏宠谁?副将封王,与贝勒并列显尊荣
在明朝的末期,众多降将中,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以及孙可望这五位人物,在清朝对明朝的征战中表现出色,贡献卓著。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战后的封王名单中占据了显赫的位置,成为清朝汉人封王的唯一例外。在这五人中,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因其封号中的“顺”字,被合称为“三顺王”。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归顺,使得清太宗皇太极对他们格外看重。在公元1634年,清天聪八年元旦的朝贺仪式上,孔有德与耿仲明竟被安排与八和硕贝勒一同站在第一班行礼,这无疑是对他们在朝堂上的极大荣耀。要知道,八和硕贝勒代表了清初最高的权力象征——“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的八王共治,能够与他们并肩而立,仿佛是站在了政治局常委的行列之中。面对这样的殊荣,他们诚惶诚恐地表示:“如此洪恩,已不克承,何敢与诸贝勒同列。”随即,皇太极命人为他们建造了王府。
然而,到了第二年的元旦朝贺,孔有德与耿仲明却未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尚可喜。这一变化不禁让人猜测,难道孔有德独得圣心,受到了特别的宠爱?
事实并非如此。据《清实录》记载,孔有德未能参加元旦朝贺,是因为“遵奉谕旨”,而耿仲明则是因“旧疮举发,未能诣阙”。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表达了对皇上的衷心祝愿,并表示“愿皇上新祉日加,永承天眷,臣谨薰沐具奏,俯伏待命。”
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国号改为大清,年号崇德。在祭天仪式上,孔有德再度被排在满蒙贝勒之后的首位。而在崇德元年四月,尚可喜被封为智顺王。紧接着,皇太极颁旨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并在崇政殿赐宴,对其部下进行论功行赏。
尽管皇太极对尚可喜没有丝毫偏私之心,但也不得不承认,尚可喜在归顺清朝时,不过是广鹿岛上的一名副将,官职地位并不显赫。然而,皇太极却给了他总兵官的实职,封他为王,并让他带领一支军队成为一方诸侯。此外,皇太极还将海州赐予尚可喜作为封地,让他的家眷和旧部得以在此安顿。
尚可喜也确实不负皇太极的期望,不仅在灭明战争中屡建战功,还随多尔衮远征朝鲜,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