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篡齐遗恨:旧主沉浮 姜氏何去何从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形态的演变与进步始终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初步认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端。随着国家的建立,奴隶制社会的到来,我国历史进入了夏商周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制度以国家为中心,周天子的权威达到了巅峰。然而,随着东周时期的到来,社会开始出现分裂,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衰弱,称霸战争成为社会的主流。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各路诸侯国为了扩充势力,不断掠夺资源,甚至拉拢周围的少数民族地区。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在中原地区称霸,势力逐渐壮大。然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意外也在不断产生。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对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田氏代齐事件,原本属于姜氏的政权,在田氏的崛起下,最终取代了姜氏,成为齐国实际上的主人。那么,被取代的姜氏命运如何?田氏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
田氏的崛起与机会 从发展的层面来看,这次事件不仅是国家性质的变化,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田氏取代齐国,看似并不顺应民意,身为相国,却对自己的国家政权取而代之,严重不符合古代儒家的“忠君”思维。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政权的更替与兴衰十分常见。取而代之需要有正当的理由,司马迁在《史记》中将田氏取代齐国的原因总结为“天翼意”。古人以“天”为顺,而顺天者昌,从这里就能得知,后续的齐国正向昌盛的方向发展。
所以,田氏对齐国的取代具有一定的正向性,也获得了社会人民的拥戴。之所以能够如此,不仅是田氏身为相国的个人能力,也在于他对待姜氏的恩泽性。
齐国在春秋时期位于东方,濒临海洋,土地肥沃,以渔盐为主要谋生之道。曾是周天子对姜太公的册封场所。他来到此处后,十分注重当地经济发展,到齐桓公时期,已经是中原地区有名的霸主。然而,随着他的去世,社会状态逐渐发生变化。
原本的着力经济发展演变为后续阶级之间的权力斗争,齐国的社会出现了各种矛盾。到了齐景公时期,姜姓势力虽然是国家的掌控者,但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并且有解体的趋向。与此同时,齐国中新兴势力开始发展,田氏就是典型的代表。
当时身为相国的田氏家族其实是齐国的外来户,他们原本在陈国,也遭受了许多磨难。初来乍到时也非常低调,齐桓公让他担任国卿职位,坚决不肯接受,只当了工匠的管理者。看似谦虚的田氏祖先实则是以退为进,这样的低调让他在齐国站稳了脚跟。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田家先祖深知这个道理,并且传授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每个人都低调做事,在齐国中“闷声发大财”。当传到第四代孙田桓子时,齐国正好是崇尚武力的齐庄公担任国君。这时候力大无穷的田桓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人不仅力大无穷,还擅长带兵打仗和四处打猎,所以齐庄公对他十分器重,并且还将女儿嫁给了他。和统治阶级的联姻是田氏这个外来户走向政治核心的重要因素。此时的田家经过长年累月地蛰伏已经根深蒂固,这次联姻无疑是从背后走向台前的重要机会。
即使齐庄公去世,齐景公对田家依然十分重用,但到了他晚年时期,政治开始昏庸,君王的生活也逐渐奢侈,国家治理作风也走向了残暴。严酷的刑罚让百姓民不聊生,真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公仓之中粮食发霉,肉质腐烂,路边依然饿殍遍地。
取而代之走向兴盛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破败不堪,被逼无奈的百姓群体发生了大规模起义,但都被残酷暴虐的齐景公镇压。这种行为也吹响了齐国姜家政权灭亡的号角。田桓子的儿子田乞趁机开始在齐国稳固自己的势力,首先从收买民心开始。
在赋税征收时,田乞用小斗来收,但在给予老百姓粮米时,却用大斗来发放。这让齐国受苦受难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田氏在国中的威望也越来越大。就像是《史记》中所说的“田氏得齐众心”,“民思田氏”。这也为后来的成功取而代之打下了基础。
对于田氏这种收买人心的做法,曾有臣子提醒齐景公不得不防。如果长此以往,齐国竟然要改旗易帜。当下最好的做法是实行仁政,重新将人心拉拢到自己一方。但当时的齐景公就像个病入膏肓的人,始终不肯听从建议。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齐国之政其卒归于田氏矣”。双方极大的反差很快让实力出现了巨大差距。随着田氏在齐国的重要性越发明显,田乞决定不再藏着掖着,开始主动出击,从政治方面稳固田家在齐国之中的比重和地位。
尤其是齐景公的太子人选逝世,双方在“确定继承人”的方案上产生了分歧。齐景公想要立宠妃的儿子荼,但田乞却想要立和自己关系较好的阳生。双方原本拥有一较高下之力,但此时的齐景公已经没有了支持者,所以只能在争论之中含恨而终。
他的去世也是齐国改朝换代的开始。田乞利用这一空档,抓住齐国政局不稳的机会,发动兵变。原本的继承人姜荼被杀死,阳生成了齐国新的君王。尽管看起来齐国只是换了一个人继承王位,但内部的变化都在表明,从前的齐国已经名存实亡。
新即位的君王与田乞关系原本就十分密切,况且他能登上王位,完全是因为田氏家族的扶持。所以阳生对田氏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将田乞任命为国相。看似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实际上权力早已经超过君王。
根据历史中记载,“田氏家族成为国相之后,田乞才是齐国的实际掌权者”。也是从这时起,齐国成为田氏专政。到公元前485年,田乞去世,他的儿子田常成为齐国新的宰相,而此时的君王也变成了阳生的儿子姜任。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姜任自然十分明白田氏的野心。所以找来自己的亲信与田常共同担任国相,以实现制衡。后者明白,此时的君王对自己已经有了戒心。根据以往的经验,将来定有一天,姜任会为了防止自己独揽大权而心生谋害之念。
所以决定先发制人,开始在民间造势,“归乎田成子”的歌谣开始逐渐传唱。随着条件的成熟,田常果断出击,将另一位国相和姜任全部杀死,立姜任的弟弟骜为齐王。而实际上,此人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五年之后,“齐国之政皆归于常”,田氏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
古人云“天无二日,国无二王”。在田氏完全获得齐国大权之后,他是如何对待姜姓家族的人呢?
田氏家族的措施 因为之前的保证,齐国人民早已经向往新的统治者出现,所以田氏取代齐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一个姓氏的兴盛也意味着另外一个姓氏的灭亡。姜姓家族的命运实际上是较为悲惨的。
首先是身为傀儡的齐平公,他虽有君王的名号,但却没有实权,甚至没有自由。为了避免“复国”现象的发生,很多姜姓贵族都被流放。因为当时的齐国本就属于沿海地区,所以在国家领土之内有很多无人区域。部分姜姓智人被流放至滨海地区,终日无法再回到自己的国家,在艰苦的生活中悲惨地离开人世。
不过从后续朝代的类似做法看,这算是姜姓氏族最好的结局。田氏之所以能够隐藏近十年时间,是因为他们想要实现和平过渡,避免大规模的武力冲突。就算早年已经成为人心所向,依然没有进行暴力夺权,而是在相国的位置上继续努力奋斗。
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姜姓君王急功近利,通过另一个相国的设立,迫切想要将田氏从朝廷中挤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后者不得不选择动手,并且当时齐国的衰败所有人都看在眼中。更重要的是,田氏取代齐国的行为得到了周天子的肯定。
公元前386年,田氏被周天子册封为齐侯。在这种情况下,田氏完全可以对原本的姜姓赶尽杀绝,不留后患。但对方依然没有下这个狠手,只是通过流放来消除姜姓对政权的潜在威胁。而这种威胁也注定难成气候。
因为姜姓的齐国已经被周天子除名,无论在本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没有任何的号召力,根本不可能东山再起。
所以不难看出,田氏取代齐国后,姜姓贵族的命运走向,虽然十分悲惨,但从前者采取的手段来看,已经是仁至义尽,十分温和了。
参考文献 [1]张圣霞.春秋齐国诸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2]赵倡文.田氏代齐真的是天意吗[J].文史天地,2023,(07):71-73. [3]李宝垒.齐国陶文与田氏代齐研究[J].齐鲁文化研究,2010,(00):22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