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历史 > 古代人物 >

克林顿自传揭秘:谁下令炸馆?凶手竟遭暗杀!

时间:

在1999年的一个寂静的五月凌晨,北约的飞行员操控着两架神秘的B-2轰炸机,飞越了南联盟那片饱受战火洗礼的土地。在这片破碎的天空下,他们肆无忌惮地向地面投下了六枚炸弹。然而,在这场空袭的阴影中,五枚炸弹残忍地炸毁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将浓烟和火焰瞬间笼罩了这座曾经象征着和平与友好的建筑。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大使馆的结构开始摇摇欲坠,建筑物在恐怖的破坏力面前,如同脆弱的纸牌般轰然倒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我国的三名勇敢记者英勇牺牲,十多名大使馆工作人员不幸受伤,他们的生命在那一刻被无情地夺走。

事件发生后,美国及北约迅速发表了声明,声称这是一次不幸的“误炸”。然而,这一解释在世人眼中显得苍白无力,它引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究竟是一场不幸的意外,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一、中国大使馆被炸的时代背景:科索沃冲突的阴影

追溯至1991年,苏联的解体引发了东欧的剧变,南斯拉夫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在这场冲击中走向了分裂。原本统一的国家分裂为六个独立的国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黑山以及马其顿。在这六个国家中,塞尔维亚和黑山虽然不愿接受南斯拉夫的解体,但面对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等国的独立,他们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塞尔维亚和黑山决定共同组建一个名为南联盟的联合国家。

科索沃,这个原本属于塞尔维亚的省份,其居民大多数是阿尔巴尼亚人。他们对于塞尔维亚的统治缺乏认同感,渴望独立。塞尔维亚和南联盟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领土,因此与科索沃地区的独立武装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二、北约轰炸南联盟和中国大使馆

冷战结束后,美国将苏联、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视为其竞争对手,并不断拉拢盟友对其进行打压。在科索沃问题上,美国和北约一直在暗中支持科索沃独立武装,企图通过分裂塞尔维亚来削弱其实力。

1997年,科索沃地区的冲突升级,塞尔维亚和南联盟派出了军队和警察部队进入科索沃地区,试图消灭独立武装,以彻底控制该地区。然而,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平民的伤亡和大量百姓沦为难民,为美国和北约提供了干涉的借口。

北约和美国指责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对科索沃地区的军事行动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并要求南联盟和塞尔维亚从科索沃撤军。遭到拒绝后,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开始大规模轰炸南联盟境内的军事目标和民用设施。

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樱桃花路3号。在北约的轰炸中,贝尔格莱德市许多建筑化为废墟,而我国大使馆却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尽管身处战乱之地,我国大使馆人员并没有过分担忧,因为他们相信交战双方都有义务保障第三国大使馆的安全。

然而,1999年5月8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北约的炸弹竟误入我国大使馆,造成了我国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名记者的英勇牺牲,以及十多人受伤。

三、美国的辩解和道歉

这一事件在我国国内引发了强烈的愤慨,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民众要求严惩凶手并要求赔偿道歉。

美国和北约迅速发表声明,坚称这是一次“误炸”。北约解释称,他们的轰炸目标是南联盟的军事指挥部,距离我国大使馆大约有180米远。由于使用了“过时的、错误的地图”,导致飞行员出现失误,误炸了中国大使馆。

美国则采取了拖延战术,试图淡化此事的影响。在我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等外交人员的努力下,通过舆论和外交途径不断施压,最终迫使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我国大使馆被炸一事表示道歉,并对牺牲的记者和受伤人员做出了赔偿。

四、克林顿自传中的揭露

多年后,克林顿在自己的自传中再次提及了此事。他写道:“根据CIA的地图显示,他们错用了沿用了以前的地图,因此中国大使馆被‘误炸’。但是我又很快得知,他们命中的是预定目标。”由此可见,下达让美国轰炸机“误炸”中国大使馆命令的人,并非美国总统克林顿,而是美国中情局高级官员威廉班尼特。

在克林顿揭露此事之后,威廉班尼特在公共场合遭遇了袭击,不幸中弹身亡。随着威廉班尼特的离世,美国究竟是因为地图错误“误炸”了中国大使馆,还是蓄意为之,成为了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